舰空导弹协同制导流程研究,通过对舰空导弹常见制导方法过程的分析,结合网络中心战以及协同作战能力的概念,提出多平台协同制导对 导弹制导模式的要求,对未来舰空导弹协同制导时的制导过程进行初步探讨,并指出实现协同制导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上传时间: 2014-12-01
上传用户:cjf0304
丁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方式。同时利用PWM信号控制导通时间以放大信号。这个主要是性能研究开发 没有硬件
上传时间: 2013-12-26
上传用户:Pzj
摘要惯性制导系统初始对准的主要任务是精确确定载体坐标系和制导坐标 系之间的初始方向余弦矩阵和载体的初始速度。惯性制导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系统初始对准的精度。本文基于初始对准误差引起的惯性导航误差模 型,针时近程战术武器系统,在一定精度范围内,忽略引力变化和发射时载体的 初始速度,推导出初始对准误差对惯性制导误差影响的简化算法。该算法具有 模型清晰,计算简便,易于使用的特点,避免了繁琐的运动学建模和编程计算过 程,并且为在项目论证阶段不具备完备的总体数据支持的条件下,进行初始对准 精度指标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并经仿真验证,简化算法具有一定的精度。
上传时间: 2017-08-07
上传用户:plsee
实验目的 通过上机实习,加深对语法制导翻译原理的理解,掌握将语法分析所识别的语法成分变换为中间代码的语义翻译方法. 实验要求 采用递归下降语法制导翻译法,对算术表达式、赋值语句进行语义分析并生成四元式序列。 实验的输入和输出 输入是语法分析提供的正确的单词串,输出为三地址指令形式的四元式序列。 例如:对于语句串 begin a:=2+3*4 x:=(a+b)/c end# 输出的三地址指令如下: (1) t1=3*4 (2) t2=2+t1 (3) a=t2 (4) t3=a+b (5) t4=t3/c (6) x=t4
上传时间: 2017-09-27
上传用户:hjshhyy
制导雷达是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设备,负责完成对来袭目标的探测、跟踪和识别,同时对拦截导弹实施全过程控制,直至摧毁来袭目标。本书从制导雷达系统工程设计要求出发,提出了制导雷达系统的设计方法,讨论了选择雷达工作体制,确定系统组成,分析计算机性能,确定系统各部分技术指标等关键问题,本书还专门讨论了制导雷达系统的精度分析,总体设计,可靠性维修设计和系统试验技术等内容。作为应用实例,本书针对两种典型的中近程防空武器系统的制导雷达和中远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多功能相控阵制导雷达,介绍了它们的设计原理,系统组成,系统工作过程和各主要分系统的关键技术,并讨论了固态有源相控阵技术和新一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制过程中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
标签: 雷达
上传时间: 2022-05-20
上传用户:
本书内容主要针对不同类型导弹的制导和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结合不同的制导律和姿态控制律设计方法对导弹的制导和控制系统进行工程化设计,并利用工程中常用的Matlab 软件对导弹的制导和控制系统进行计算机数字仿真验证。学生通过本书学习可以熟悉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初步掌握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方法,并且通过尽量接近工程化的设计和实践培养一定的工程应用能力,而这些方法和能力都是学生今后从事真正科研工作的基础和基本能力。 本书主要考虑到工程设计的实用性,结合编者多年在导弹制导和控制系统设计方面的经验,着重从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出发,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推理和分析习惯,以使得学生能够较好掌握所学的多门专业知识,为学生能够在随后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上传时间: 2022-07-23
上传用户:
光电稳定技术主要用于对战区进行昼夜侦察和监视,捕获目标并进行跟踪、识别、测距,控制精确制导武器的投放及目标指示等。在直升机、战斗机、舰船、无人机、导引头、地面车辆和航天飞行器都有应用。目前,光电稳定技术涉及的技术领域越来越广,主要完成的功能越来越多,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系统越来越复杂。光电稳定技术控制技术的研究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光电稳定技术精度、可靠性、反应速度、网络通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首先概述了国内外光电平台的结构和视轴稳定方法以及光电平台的发展概况,介绍了常用的稳定与跟踪控制方法;进而从理论上分析了两轴光电稳定平台隔离载体角运动的原理,总结并提出了视轴稳定对伺服系统的性能要求,从而为伺服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详细介绍了稳定平台系统通常所采用的两轴四框结构,保证光电传感器视轴的稳定与跟踪,支承光具座的内万向架主要功能是尽可能隔离载体振动,避免阻力、平台移动、转动等干扰;外万向架主要作用是将内万向架与环境隔离,减小内万向架的环境扰动。
上传时间: 2013-05-26
上传用户:chengli008
红外成像制导武器系统在打击目标的过程中,起始阶段由于距离目标比较远,其成的像是只有几个象素大小的小目标,对于在机车内进行锁定目标的操作手来说,看不见目标的外形轮廓。为了提醒操作手注意图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爺的气质
实时红外图像处理是红外成像制导的关键技术。本课题来源于兵器工业部第209研究所承担研制的红外成像制导技术背景下的红外图像信息处理机项目。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红外图像信息处理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1.系统方案和总体结构设计 在分析比较目前几种主流系统方案后,将红外图像处理机设计成“双FPGA+双DSP+CPCI”结构。选用ADI公司TigerSHARK系列的DSP芯片ADSP-TS201作为系统高层算法处理的核心处理器,选用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StratixⅡ EP2S60F67214作为底层算法处理和接口控制的核心,选用高速CPCI总线作为红外图像信息处理机与主机的通讯桥梁。 2.FPGA部分的设计是本课题的核心,对FPGA部分进行了设计和调试 (1)图像预处理模块:FPGA负责系统的底层预处理算法和相应控制。首先对采集来的图像数据进行中值滤波和直方图统计,然后按照链路口(Linkport)的通信协议,将预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实时地从FPGA传给DSP。 (2)DSP-CPCI桥接模块:FPGA负责DSP与CPCI的接口,将DSP处理后的结果通过DSP-CPCI桥接模块传给主机。 联调实验测试表明,实时红外图像信息处理成功实现了对典型红外目标的检测、识别和跟踪,从而验证系统核心FPGA部分的设计是成功的。
上传时间: 2013-07-13
上传用户:gjzeus
随着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更新,图像跟踪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侦察、制导等军事领域,同时在导航、智能交通等民用领域也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其他传统的跟踪方式相比,图像跟踪具有直观、实时、精度高...
上传时间: 2013-06-22
上传用户:shines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