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交互设计

  • 基于ic卡的充电桩用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纯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因其节能、环保等优点已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推广。在电动汽车市场化进程中,配套充电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将决定其发展速度和力度。所以研究在充电站系统中如何向用户提供可靠、便捷、安全的充电服务成为了保障充电站功能实现的重要趋势本文依托山东大为电气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的项目“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其管理系统”,针对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具体运营需求,基于项目对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软硬件设计,提出了采用CPU卡为媒介为用户提供刷卡充电消费服务。首先针对项目应用需求设计CPU卡的卡上文件系统、安全体系、文件访问流程以及读卡器终端与卡片信息交互的方式对CPU卡的应用进行了方案设计;并基于ARM主控板和 Linux嵌入式系统设计了交流充电桩的IC卡应用设计方案,并编写了充电桩刷卡消费应用程序,通过测试证实可完成卡片识别、用户身份认证、正确计费及意外情况处理等功能:最后在电动汽车充电站管理系统的理念下采用C#面向对象开发语言及 SQLserver数据库设计用户信息管理的实现方案,通过对系统数据表的规划、对CPU卡的操作流程设计以及界面功能的编程实现用户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站;CPU卡;用户信息管理全球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在此背景下电动汽车以其低于传统燃料汽车的噪声与污染,以及其易于操纵、维修、低运行成本等优点,迅速赢得了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各大著名汽车厂商的关注,并成为其大力研究开发与推广的重点。而伴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其配套充电设施与充电服务也将随之成为各国相关科研人员致力研究的方向

    标签: 充电桩

    上传时间: 2022-04-01

    上传用户:XuVshu

  • 基于stm32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设计与实现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汽车产生的石油消耗和尾气污染问题,加重了我国的能源和环境压力,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政策。电动汽车做为一种能实现“零排放”的环保、清洁、节能型产品,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要推动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与之配套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必不可少。本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设计与实现方案该方案的设计目标是设计一款小型化、安装方便、成本低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设备适用于公共停车场和小区停车场等场合,能够实现人机交互、IC卡信息认证和消费信息处理等功能。论文首先分析了交流充电桩的功能需求,根据功能需求确定了充电桩的系统结构,然后分别介绍了充电桩控制系统组成单元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包括微处理器单元电路的设计、控制系统主程序的设计、人机交互单元的界面软件设计、电能计量单元的接口设计和程序设计、交易结算单元设计。微处理器单元是控制系统的核心,电能计量的数据、1C卡内数据都是通过微处理器单元进行处理。论文详细阐述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组成,以及其实现的功能。接着,论文详细介绍了网络运行管理系统和电气防护系统,包括了GPRS通信网络的建立,充电电路的电气防护和控制系统电源模块的供电设计。论文最后对交流充电桩进行了系统测试,经测试结果表明,该充电桩运行可靠、功能完善,可投入实际应用。

    标签: stm32 电动汽车 充电桩

    上传时间: 2022-04-02

    上传用户:

  • 纸张计数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本设计的目的是制作一个简易纸张计数显示装置,该装置以 STM32 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以 FDC2214 作为电容感应传感器,利用两块铜制金属板作为纸张数量变化的感应器,辅以 VGUS 串口组态屏作为人机交互模块,实现精确测量纸张数目的功能。当改变纸张数量时,电容传感器感应到的电容值会有所改变,将所得到的数据送入 STM32 单片机进行处理并自校准,通过结合查表法与函数拟合法,可计算出准确的纸张数量,且稳定性极高。

    标签: 纸张计数

    上传时间: 2022-04-28

    上传用户:XuVshu

  • 基于STM32的嵌入式语音识别模块设计

    基于STM32的嵌入式语音识别模块设计摘要:介绍了一种以ARM 为核心的嵌入式语音识别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模块的核心处理单元选用ST公司的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32位处理器STM32F103C8T6。本模块以对话管理单元为中心,通过以LD3320芯片为核心的硬件单元实现语音识别功能,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c/os—II来实现统一的任务调度和外围设备管理。经过大量的实验数据验证,本文设计的语音识别模块具有高实时性、高识别率、高稳定性的优点。关键词:ARM;语音识别;对话管理;LD3320;~,c/os—II引 言服务机器人以服务为目的,冈此人们需要一种更方便、更自然、更加人性化的方式与机器人交互,而不再满足于复杂的键盘和按钮操作。基于听觉的人机交互是该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主流的语音识别技术是基于统计模式。然而,由于统计模型训练算法复杂,运算量大,一般由工控机、PC机或笔记本来完成,这无疑限制了它的运用。嵌入式语音交互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门课题l2 ]。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和PC机的语音识别系统相比,虽然其运算速度和内存容量有一定限制,但它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投入小、安装灵活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智能家居、机器人及消费电子等领域。1 模块整体方案及架构语音识别的基本原理 如图1所示。语音识别包括

    标签: stm32 嵌入式 语音识别

    上传时间: 2022-04-30

    上传用户:d1997wayne

  • 一种基于互联网_的新型自动售货机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自动售货机,主要包括网络支付模块、stm32f103rtb6 核心控制器、电源部分、舵机、售货机模型和 LCD1602 显示屏。通过手机 APP 进行网络付款,能在顾客付款后自动交付物品。经过测试验证,该电路工作稳定,并且人机交互界面简易、操作方便,广泛适用于各种场所,简易了交付内容,减少了人工成本,并可 24 h 工作,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标签: 互联网 自动售货机

    上传时间: 2022-04-30

    上传用户:

  • 基于Linux嵌入式平台的EtherCAT主站系统研究与设计

    本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Linux嵌入式平台的EtherCAT主站系统设计方案,旨在打通整个EtherCAT协议技术环节。从主站和从站的硬件层面到软件层面再到上位机软件,开发出整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therCAT主站系统。设计EtherCAT从站模块,选用从站控制芯片ET1100设计通信板,STM32单片机设计控制板,将通信板和控制板通过SPI总线接口组合,组成两套从站模块,分别实现数字输入信号检测和模拟输入信号检测的功能。设计EtherCAT主站模块,选用基于AM3358处理器的BeagleBone Black作为Linux嵌入式开发平台,并且在该平台上运行集成Xenomai实时补丁的Linux操作系统,接着在操作系统上构建IgH EtherCAT Master for Linux开源框架和配置开发环境,最后基于这套开源框架进行应用程序的设计,完成整套主站模块设计。设计EtherCAT主站程序的两种交互模式,一种是基于命令行操作的控制台模式,还有一种是基于Qt开发的图形用户界面模式。用户可以通过任意模式,实现过程数据通信和服务数据通信的数据读写,并且执行一些其他的必要功能操作。结果表明,从站模块的基本功能实现,可以有效检测输入的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主站模块的基本功能实现,可以与从站模块建立起有效的过程数据通信和服务数据通信,性能上同步误差在ns级,报文的传输时间在us级,通讯抖动在us级别,可以满足工业控制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控制台模式和图形用户界面模式交互有效。

    标签: linux 嵌入式 ethercat

    上传时间: 2022-05-22

    上传用户:aben

  • 基于EtherCAT总线的多轴控制系统设计

    多关节机器人在工业上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以后会用在越来越多的其他领域。多轴控制系统作为多关节机器人的核心,发展也十分迅速。传统的多轴控制器体积比较庞大,扩展性不好。在工业4.0的时代,多轴控制系统也越来越智能,同时体积也在逐步减小,并且能够联网。EtherCAT现场总线是一种新兴工业实时以太网总线,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在通讯速度,拓扑结构等领域已经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本课题的工作主要是将EtherCAT现场总线技术应用在多轴控制系统中,利用其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多轴控制器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使控制系统网络化。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多轴控制系统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介绍了EtherCAT现场总线技术,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多轴控制系统的开发架构以及开发方法。然后,课题设计完成了基于ET1100的通讯板。在此通讯板的基础上,使用STM32单片机作为EtherCAT应用层控制芯片,设计并完成了数字输入输出部分和模拟输入输出部分的软硬件。同时,为了达到工业现场的要求,设计着重考虑了安装的便利性,热插拔功能以及抗干扰性。接着,课题以实验室雕刻机为控制对象,以PC机作为EtherCAT主站,在主站上的TwinCAT软件中设计实现了雕刻机的正逆运动学算法,并设计实现人机界面。同时,课题使用ADS通讯接口与C#高级语言进行通讯,实现了数据的交互。为了更加方便实现人机交互,课题也基于.NET架构设计了人机界面,这样方便Windows平台对多轴系统的直接或者远程控制。最后,在雕刻机平台上对设计的多轴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和实验,同时对多轴之间的同步性能进行测试,完成了雕刻机的单轴运动,点动运动,多轴联动以及示教运动,并且多轴之间的实时性在微秒级。

    标签: ethercat 总线 人机交互 计算机技术

    上传时间: 2022-05-29

    上传用户:qingfengchizhu

  • 精确校准超声手术刀谐振频率的电路研究与设计

    伴随着生物医学电子学的迅速兴起,手术刀已经从单纯的金属刀片发展为融合现代高科技的手术器具:电凝刀、氩气刀、高频电刀、超声手术刀等。    所谓超声手术刀,是指采用超声能对软组织进行止血切开和凝固的一种外科手术装置,用来代替普通的手术刀来切除人体的病变组织或器官,以达到手术治疗的目的。超声手术刀适用于需要控制出血和最小程度热损伤的软组织进行切开的场合,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外科手术。如今,超声外科手术刀及其衍生的手术器具几乎已进入外科手术的各个专科领域,并成为了外科技术进步的标志之一。    但是,现有的超声手持治疗头因其加工中的选材、装配及工艺要求甚高,稍有误差就不能满足其谐振频率的设计要求而报废;已合格的超声手持治疗头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因时效老化、磨损等也易造成该超声手持治疗头偏离其谐振频率而失效或缩短使用时间。    为了避免以上的不足,本文设计了一种精确校准超声手术刀谐振频率的电路装置,该电路通过电反馈自动扫频使超声手持治疗刀头总是工作在谐振状态。而且,对于不同频率段的超声手持治疗头,该电路也能自适应匹配使用。    论文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介绍了超声电源总体解决方案;第三章介绍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第四章介绍了系统的主板系统电路软件设计与开发;第五章是上位机软件设计和数据分析;第六章是总结与展望。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    1.介绍了超声手术刀的研究背景和其相关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的状况,简要阐明了超声治疗的原理,超声手术刀的组成结构以及工作原理。    2.设计并制作了基于STC单片机为微控制器的系统硬件电路平台。系统利用单片机控制DDS芯片产生可调频率的电压信号。比起一般的可编程计数器或是定时器电路,DDS芯片输出信号的频率切换变化反应快,精度高;系统以刀头电流信号的大小来检测电路是否到达谐振状态,电路结构简单,对超声刀正常工作影响小;系统通过控制数控工作电源调节电路输出级的工作电压,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的超声刀电功率输出的任意调节。    3.设计了系统硬件电路平台的控制软件以及上位机人机对话软件。电路平台的控制软件包括变步长谐振频率自动搜索、谐振频率跟踪、超声功率调整、数据上传等功能模块。上位机软件为VB交互界面...

    标签: 超声手术刀 谐振频率 电路

    上传时间: 2022-05-30

    上传用户:

  • 电磁感应加热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所研究的课题为电磁感应加热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章介绍了电磁感应加热的工作原理,系统预设功能要求及具体实现方案,分析了系统硬件电路和控制软件设计的整个过程,最终研制出一款功能完备、人机交互友好、工作稳定、性能优良的电磁感应加热系统。  该系统硬件电路部分主要包括主工作电路,IGBT驱动电路,同步电路和功率整定电路,锅具检测电路,电源电路,各种保护电路及主控制电路。保护电路具体包括上电延时保护IGBT,整流桥输出过压保护,IGBT集电极过压保护,市电过压、欠压保护,负荷电流过大保护,IGBT过温保护,锅底过温保护。主控制电路采用三星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通过调节PWM信号占空比控制输出功率。系统主要实现了功率控制、定时/预约、无锅检测、暂停、异常报警(无锅报警、市电过压/欠压报警、负荷电流过大报警、IGBT温度传感器失效报警、IGBT温度过高报警、锅底温度传感器失效报警、锅底温度过高报警)等功能,设置了6个按键可供用户操控,配置的液晶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系统当前状态信息。  该系统控制软件设计部分,依据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把系统预设功能需求划分为各个功能模块,然后分别设计了各功能模块的软件,最终完成了系统控制软件的设计。实现了系统的智能化,包括功率自动调节匹配,锅具自动检测,定时控制,预约时间到自动开机,异常自动保护报警,液晶屏实时显示系统状态信息。经过反复对系统软硬件联调,测试系统性能,结果表明本控制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可靠,达到了设计要求。

    标签: 电磁感应 液晶显示 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6-09

    上传用户:20125101110

  • 便携式血糖仪的人机交互研究

    糖尿病被列为世界三大难症之一,危害巨大。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多,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由于影响糖尿病病情的因素很多,大部分患者需要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控,以达到稳定病情和促进治疗的目的,而便携式血糖仪因其使用便捷而受到广大糖尿病患者的青睐。现有针对便携式血糖仪的研究大多是针对技术层面的,极少有人关注它的软性层面即其在人机交互性方面的发展。本文以人机交互理论为指导,从寻找和研究目标用户、发掘用户的潜在交互需求出发,系统分析和比较了现有便携式血糖仪的使用过程和使用方式,从而了解了其在使用过程中的人机交互情况,并针对现有便携式血糖仪的交互性进行了评估,总结了现有便携式血糖仪在人机交互和人机界面设计方面的优点和问题点,提出了针对便携式血糖仪的交互式设计准则以及在设计上的改进意见,同时还展望了便携式血糖仪在人机交互方面的发展趋势。2.1便携式血糖仪的分类血糖仪自1968年由汤姆·克莱曼斯发明至今,血糖仪经历了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出现了采血便携血糖仪、动态血糖仪、表式血糖仪等等不同原理的血糖仪,目前广大糖尿病患者大部分购买的都是便携式血糖仪。2.1.1按工作原理分类从工作原理上便携式血糖仪分为两种,一种是光电型,一种是电极型。光电血糖仪有一个光电头,但探测头暴露在空气里,很容易受到污染,影响测试结果,使用寿命比较短,一般在两年之内是比较准确的,两年后需要定期做校准;电极型的测试原理比较科学,电极口内藏,可以避免污染,并且测试的精读比较高,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需要校准,寿命长。2.1.2按测糖方式分类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血糖仪按照测糖技术可以分为电化学法测试和光反射技术测试两大类。前者是酶与葡萄糖反应产生的电子再运用电流记数设施,读取电子的数量,再转化成葡萄糖浓度读数。后者是通过酶与葡萄糖的反应产生的中间物(带颜色物质),运用检测器检测试纸反射面的反射光的强度,将这些反射光的强度,转化戏葡萄糖浓度

    标签: 便携式血糖仪 人机交互

    上传时间: 2022-06-17

    上传用户:zhanglei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