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技术阅读 >  科技部印发《“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

科技部印发《“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

时间:2024-02-02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确保实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总体目标的攻坚时期。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升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水平,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有效运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机制,积极有序地推动“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总体部署,特制定本专项规划。


面临的形式与需求


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呼之欲出,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以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信息通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广泛渗透,带动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全球形成经济发展转型与科技、产业变革相交织的态势。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空前活跃。开展持久、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成为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是新形势下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路径,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保障国家外交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

图片来源网络

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日益深入,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中不可忽视的主体。科研资金、技术和研究人员的国际流动日益加快,国外资金在一国研发资金中占比增加。主要国家纷纷制定出台各种吸引和留住国外优秀人才的政策和措施,助力本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创新合作成为各国科技创新合作的着力点,各国创新战略纷纷打造有利于企业创新合作的政策环境。开放科学与开放创新已经成为国际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模式。科技创新全球化要求必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深度参与国际科技、经济合作与竞争,不断提升统筹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能力。

从国内来看,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为确保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经济短期稳增长和长期调结构的双重需求下,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全球资源,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有效抓手。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贯彻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和举措,都对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是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切实推进多边外交,推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改革,提升我国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需要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科技创新合作战略。

图片来源网络

“十二五”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际科技合作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攀升,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科技合作体系初步形成。国际科技合作投入显著增长,合作能力显著提高。通过政府推动引导和民间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比较完整的国际科技合作网络已逐步形成。截至“十二五”末期,已建立了包括国际创新园、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内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49家。我国已经与15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1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加入了200多个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组织,形成了稳定的政府间合作机制,覆盖了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依托“科技伙伴计划”开展务实合作,拓展了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新局面。科技合作支撑和引导企业“走出去”初见成效。建立了跨部门国际科技合作统筹协调机制。

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从全球角度谋划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但有效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仍需解决若干深层次问题。主要包括:我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程度有待提高;开放创新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参与国际科技创新议题磋商的人才储备不足,各创新主体的合作能力不足;促进企业“走出去”的激励措施和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国际科技合作经费投入水平和使用政策与合作需求不匹配;相关政策瓶颈亟待突破。

由此,“十三五”期间,应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从思路、目标和任务部署上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启合作的新局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我国对外科技创新合作工作。


思路和目标


1. 总体思路

“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密围绕《规划纲要》重点任务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通过创新对外合作机制,打造面向全球的科技创新合作体系,进一步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培育国际科技创新竞争合作新优势,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深入贯彻新时期我国总体外交战略方针,切实发挥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巩固双边、多边合作关系的引领和催化剂作用,深化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深度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治理,推动科技外交成为国家总体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做出应有贡献。

图片来源网络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以全球化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要做好“四个统筹”。一是统筹运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吸引全球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促进国内外资源有序流动和互利共享,发挥资源最大效益。二是统筹运用好国际国内两类规则,积极破除国内政策机制障碍,深度参与并逐步推动国际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改革。三是统筹运用好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的科技创新合作,将地方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纳入国家整体对外合作框架,推动地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四是统筹运用好政府和民间科技创新合作两个途径。充分调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以及科学家个人科技创新合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官方合作聚焦重点、民间合作遍地开花的新局面。

2. 主要目标

“十三五”我国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主要目标是:

——构建面向全球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撑和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

——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科技创新聚集地。

——形成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新局面。

——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任务部署


为实现规划目标,“十三五”期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将着力实施以下9项重点任务:

1. 深化对外科技合作,助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2.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开创与沿线国家科技创新互联互通新局面;

3. 加大对外开放,构建面向全球的科技创新合作体系;

4. 积极参与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提升我国科技国际影响力;

5. 丰富完善科技援助内涵与方式,提升科技援外层次;

6. 加快培育满足新形势需求的科技创新合作人才队伍,全面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

7. 优化形成覆盖创新全链条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网络,推动可持续的合作研发;

8. 发挥区域优势,推动构建深度融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互利合作共同体;

9. 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走出去,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保障措施


“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部际、省部协调机制建设,协调完善引进人才落地等有利于创新要素流动的配套政策,继续推动加大财政资金对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投入,引导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协调完善涉外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制度,完善与加强决策咨询和监测评估等,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提供有力保障。

1. 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部际协调,推动构建省部协调机制,促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统筹衔接;

2. 协调完善有利于创新要素流动的配套政策,提高合作资源利用效率;

3. 继续推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引导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协调完善涉外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制度;

4. 强化战略研究,支撑科技创新合作国别区域多元化布局;

5. 加强监测评估与信息共享,促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绩效有效提升;

6. 强化科技外交官职责使命,推动科技创新合作;

7. 加强智库建设,完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决策咨询制度。

往期推荐

现在,Google旅程更有助于任何害怕飞行的人

聪明的绷带将使用5 g数据来跟踪你的健康

苹果自动驾驶车路测照曝光 车上配备大量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