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技术阅读 >  8.15-8.22 | 最新科技成就纵览

8.15-8.22 | 最新科技成就纵览

时间:2024-01-20


1. 贵金属纳米岛提升分子检测灵敏度

 纳米材料

从西安交通大学获悉,该校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高传博教授课题组利用表面工程策略,成功在金纳米材料的表面制备出高密度的金银合金纳米岛状结构,并因此赋予其优异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和分子检测性能。这一成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国际材料领域权威期刊《先进功能材料》上。


2. 科学家首次发现m6A修饰调控细胞自噬重要机制

 生物技术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崔隽和任间课题组研究发现,m6A去甲基化酶FTO能够去除自噬相关基因修饰,抑制ULK1的降解,从而促进细胞自噬流的进程。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细胞研究》上。

3. 我科学家发现天然免疫模式识别新通路

 生物技术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教授邵峰实验室发现了一条新的天然免疫模式识别通路,为开发免疫调节剂和疫苗佐剂开辟了新途径。相关论文近日在权威科学期刊《自然》在线发表。《自然》同期配发了评论文章,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4. 深度学习算法准确追踪动物运动

 电子信息

根据英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8月21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美国哈佛大学团队运用一种新型深度学习算法,成功追踪动物运动及行为,其准确度可达到人工水平,而且无需采用追踪标记物或进行费时的手动分析。专家认为,这一成果打开了海量的数据来源之门。

图片来源:《自然》

5. 新型纸基生物电池由细菌供电

 新电池技术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靠细菌发电的新型纸基生物电池。研究人员在纸的表面印刷薄层金属和其他材料作为基板,然后把冻干的产电菌群放置在纸上,制成纸基生物电池。使用时,只需将水或者唾液涂抹在纸上,几分钟内,这些冻干细菌就会恢复活力,它们在为自己制造能量的同时,产生的电子会穿过细胞膜与外部电极接触,从而为电池供电。

6. 石墨烯结构中单个错位可被操控

 石墨烯材料

金属材料通过有针对性的折叠可展现全新的属性,虽然这仅是金属微观结构上的错位,不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但对性能影响很大。现在,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爱德曼·斯比克教授研究团队在石墨烯中找到了一种直接接触和移动这种错位的方法,这也为研究石墨烯纳米结构材料和拓展其性能铺平了道路。该研究已于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7. 人类首次在系外行星大气中发现铁

 天文物理

英国《自然》杂志8月15日发表了一项行星科学重磅研究:天文学家们确认在一颗“发高烧”的系外行星KELT-9b的大气中,探测到了铁和钛。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系外行星大气中发现铁。

8. 科研人员研制出“智能绷带”

 电子信息

美国和中国科研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轻薄、柔软的电路板,并概念验证性地制成“智能绷带”,能贴在皮肤上监测多种生理信号。近日发表在英国《自然—电子学》杂志上的封面文章显示,这种“智能绷带”由4层相互连通的薄柔电路板堆叠而成,整体的大小及厚度与1元硬币相仿。

9. 我科学家发现新一类半金属

 新材料

从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获悉,该中心田明亮研究员课题组通过对层状结构的PtBi2在40特斯拉高磁场下的量子输运特性测量及第一性原理能带计算研究,发现层状结构的PtBi2是新一类三重简并拓扑半金属,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10. 4米量级高精度碳化硅非球面 反射镜集成制造系统通过验收

 政策资讯

8月21日,科研人员在检测塔检查4米量级高精度碳化硅非球面反射镜表面情况。当日,探索9年、经18个月加工“打磨”,一块直径4米、重达1.6吨的“大镜子”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通过项目验收。这是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4米量级高精度碳化硅非球面反射镜集成制造系统”的最新成果。

文章来源:人明日报  科技日报  经济日报等

了解详情:

http://4vshop.reezitop.com/wap/cxzs.html


IEEE Spectrum

《科技纵览》

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往期推荐

8.8-8.15 | 最新科技成就纵览

8.1-8.8 | 最新科技成就纵览

7.25-8.1 | 最新科技成就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