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代码\用动态规划算法计算序列关系个数 用关系"<"和"="将3个数a,b,c依次序排列时,有13种不同的序列关系: a=b=c,a=b<c,a<b=v,a<b<c,a<c<b a=c<b,b<a=c,b<a<c,b<c<a,b=c<a c<a=b,c<a<b,c<b<a 若要将n个数依序列,设计一个动态规划算法,计算出有多少种不同的序列关系, 要求算法只占用O(n),只耗时O(n*n).
上传时间: 2013-12-26
上传用户:siguazgb
c语言版的多项式曲线拟合。 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 用p-1 次多项式进行拟合,p<= 10 x,y 的第0个域x[0],y[0],没有用,有效数据从x[1],y[1] 开始 nNodeNum,有效数据节点的个数。 b,为输出的多项式系数,b[i] 为b[i-1]次项。b[0],没有用。 b,有10个元素ok。
上传时间: 2014-01-12
上传用户:变形金刚
学习数据结构写的排序代码,有冒泡排序、直接插入、希尔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
上传时间: 2014-01-18
上传用户:leehom61
《Delphi算法与数据结构》源码 Delphi开发人员Julian Bucknall从实用角度为广大程序员提供了有关使用算法和数据结构的一个详尽的介绍。Bucknall先从算法性能的讨论开始,涵盖了诸如数组、链表和二叉树等内容。这本书强调了查找算法(如顺序和二分查找),另外也重点介绍了排序算法(包括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和堆排序),此外还提供了有关的优化技术。不仅如此,作者还介绍了散列和散列表、优先队列、状态机和正则表达式以及诸如哈夫曼和LZ77等数据压缩技术。 随附光盘中有作者所开发的一个相当成功的自由软件库EZDSL,另外还有可运行于各版本Delphi上和Kylix上的源代码,此外还提供了TurboPower Software公司的可执行程序。
上传时间: 2013-12-21
上传用户:标点符号
crc任意位生成多项式 任意位运算 自适应算法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Cyclic Redundancy Code)是采用多项式的 编码方式,这种方法把要发送的数据看成是一个多项式的系数 ,数据为bn-1bn-2…b1b0 (其中为0或1),则其对应的多项式为: bn-1Xn-1+bn-2Xn-2+…+b1X+b0 例如:数据“10010101”可以写为多项式 X7+X4+X2+1。 循环冗余校验CRC 循环冗余校验方法的原理如下: (1) 设要发送的数据对应的多项式为P(x)。 (2) 发送方和接收方约定一个生成多项式G(x),设该生成多项式 的最高次幂为r。 (3) 在数据块的末尾添加r个0,则其相对应的多项式为M(x)=XrP(x) 。(左移r位) (4) 用M(x)除以G(x),获得商Q(x)和余式R(x),则 M(x)=Q(x) ×G(x)+R(x)。 (5) 令T(x)=M(x)+R(x),采用模2运算,T(x)所对应的数据是在原数 据块的末尾加上余式所对应的数据得到的。 (6) 发送T(x)所对应的数据。 (7) 设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对应的多项式为T’(x),将T’(x)除以G(x) ,若余式为0,则认为没有错误,否则认为有错。
上传时间: 2014-11-28
上传用户:宋桃子
*一个简单的能够形象演示各种排序算法的applet小程序 *类似于Sun公司的示例程序,但比它复杂 *因为这个程序支持简单选择排序,冒泡排序,双向冒泡, *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共七种排序算法 *每次80个整数随机生成,七种算法同时运行,之间的对比非常明显
上传时间: 2015-09-29
上传用户:tfyt
最近对排序算法的复习,包括直接插入排序,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希尔排序。在VC6.0中测试通过并有简单原理说明
标签: 排序算法
上传时间: 2013-11-29
上传用户:change0329
crc任意位生成多项式 任意位运算 自适应算法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Cyclic Redundancy Code)是采用多项式的 编码方式,这种方法把要发送的数据看成是一个多项式的系数 ,数据为bn-1bn-2…b1b0 (其中为0或1),则其对应的多项式为: bn-1Xn-1+bn-2Xn-2+…+b1X+b0 例如:数据“10010101”可以写为多项式 X7+X4+X2+1。 循环冗余校验CRC 循环冗余校验方法的原理如下: (1) 设要发送的数据对应的多项式为P(x)。 (2) 发送方和接收方约定一个生成多项式G(x),设该生成多项式 的最高次幂为r。 (3) 在数据块的末尾添加r个0,则其相对应的多项式为M(x)=XrP(x) 。(左移r位) (4) 用M(x)除以G(x),获得商Q(x)和余式R(x),则 M(x)=Q(x) ×G(x)+R(x)。 (5) 令T(x)=M(x)+R(x),采用模2运算,T(x)所对应的数据是在原数 据块的末尾加上余式所对应的数据得到的。 (6) 发送T(x)所对应的数据。 (7) 设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对应的多项式为T’(x),将T’(x)除以G(x) ,若余式为0,则认为没有错误,否则认为有错
上传时间: 2014-01-16
上传用户:hphh
因为不同的排序方法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和要求,所以选择合适的排序方法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①待排序的记录数目n; ②记录的大小(规模); ③关键字的结构及其初始状态; ④对稳定性的要求; ⑤语言工具的条件; ⑥存储结构; ⑦时间和辅助空间复杂度等。 本程序对以下7种常用的内部排序算法进行实测比较:插入排序、希尔排序、起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选择排序、堆排序。我主要负责的是希尔排序和堆排序。
上传时间: 2013-12-24
上传用户:qiao8960
输入待排数据元素序列,然后用希尔排序法对其进行排序。
上传时间: 2014-01-20
上传用户:lo25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