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算法的C程序。主要内容包括多项式的计算、复数运算、随机数的产生、矩阵运算、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非线性方程与方程组的求解、插值与逼近、数值积分、常微分方程组的求解、数据处理、极值问题的求解、数学变换与滤波、特殊函数的计算、排序和查找。
上传时间: 2014-08-23
上传用户:lhc9102
常用算法的C程序。主要内容包括多项式的计算、复数运算、随机数的产生、矩阵运算、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非线性方程与方程组的求解、插值与逼近、数值积分、常微分方程组的求解、数据处理、极值问题的求解、数学变换与滤波、特殊函数的计算、排序和查找。
上传时间: 2016-08-31
上传用户:1966640071
常用算法的C程序。主要内容包括多项式的计算、复数运算、随机数的产生、矩阵运算、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非线性方程与方程组的求解、插值与逼近、数值积分、常微分方程组的求解、数据处理、极值问题的求解、数学变换与滤波、特殊函数的计算、排序和查找。
上传时间: 2013-11-26
上传用户:爱死爱死
常用算法的C程序。主要内容包括多项式的计算、复数运算、随机数的产生、矩阵运算、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非线性方程与方程组的求解、插值与逼近、数值积分、常微分方程组的求解、数据处理、极值问题的求解、数学变换与滤波、特殊函数的计算、排序和查找。
上传时间: 2016-08-31
上传用户:BOBOniu
常用算法的C程序。主要内容包括多项式的计算、复数运算、随机数的产生、矩阵运算、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非线性方程与方程组的求解、插值与逼近、数值积分、常微分方程组的求解、数据处理、极值问题的求解、数学变换与滤波、特殊函数的计算、排序和查找。
上传时间: 2014-01-17
上传用户:
常用算法的C程序。主要内容包括多项式的计算、复数运算、随机数的产生、矩阵运算、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非线性方程与方程组的求解、插值与逼近、数值积分、常微分方程组的求解、数据处理、极值问题的求解、数学变换与滤波、特殊函数的计算、排序和查找。
上传时间: 2014-01-17
上传用户:阿四AIR
本例对基于量测非线性模型(正切),进行了仿真;通过对比分析EKF,UKF和PF粒子滤波的性能。仿真结果可以看出粒子滤波器比UKF优越,UKF比EKF性能优越。可作为学习滤波器的参考资料。
上传时间: 2016-12-25
上传用户:hakim
1、 采用原始变量法,即以速度U、V及压力P作为直接求解的变量 2、 守恒型的差分格式,离散方程系对守恒型的控制方程通过对控制容积作积分而得出的,无论网格疏密程度如何,均满足在计算区域内守恒的条件; 3、 采用区域离散化方法B,即先定控制体界面、再定节点位置 4、 采用交叉网格,速度U、V与其他变量分别存储于三套网格系统中; 5、 不同的项在空间离散化过程中去不同的型线假设,源项采用局部线性化方法;扩散——对流项采用乘方格式(但很容易转化为中心差分、迎风差分或混合格式);街面上的扩散系数采用调和平均法,而密度与流速则用线性插值; 6、 不稳态问题采用全隐格式,以保证在任何时间步长下均可获得具有物理意义的解; 7、 边界条件采用附加源项法处理; 8、 耦合的流速与压力采用SIMPLE算法来求解; 9、 迭代式的求解方法,对非线性问题,整个求解过程具有迭代性质;对于代数方程也采用迭代法求解; 10、 采用交替方向先迭代法求解代数方程并补以块修正技术以促进收敛。
标签: 变量
上传时间: 2013-12-18
上传用户:时代电子小智
1、 采用原始变量法,即以速度U、V及压力P作为直接求解的变量 2、 守恒型的差分格式,离散方程系对守恒型的控制方程通过对控制容积作积分而得出的,无论网格疏密程度如何,均满足在计算区域内守恒的条件; 3、 采用区域离散化方法B,即先定控制体界面、再定节点位置 4、 采用交叉网格,速度U、V与其他变量分别存储于三套网格系统中; 5、 不同的项在空间离散化过程中去不同的型线假设,源项采用局部线性化方法;扩散——对流项采用乘方格式(但很容易转化为中心差分、迎风差分或混合格式);街面上的扩散系数采用调和平均法,而密度与流速则用线性插值; 6、 不稳态问题采用全隐格式,以保证在任何时间步长下均可获得具有物理意义的解; 7、 边界条件采用附加源项法处理; 8、 耦合的流速与压力采用SIMPLE算法来求解; 9、 迭代式的求解方法,对非线性问题,整个求解过程具有迭代性质;对于代数方程也采用迭代法求解; 10、 采用交替方向先迭代法求解代数方程并补以块修正技术以促进收敛。
标签: 变量
上传时间: 2013-12-13
上传用户:qlpqlq
1、 采用原始变量法,即以速度U、V及压力P作为直接求解的变量 2、 守恒型的差分格式,离散方程系对守恒型的控制方程通过对控制容积作积分而得出的,无论网格疏密程度如何,均满足在计算区域内守恒的条件; 3、 采用区域离散化方法B,即先定控制体界面、再定节点位置 4、 采用交叉网格,速度U、V与其他变量分别存储于三套网格系统中; 5、 不同的项在空间离散化过程中去不同的型线假设,源项采用局部线性化方法;扩散——对流项采用乘方格式(但很容易转化为中心差分、迎风差分或混合格式);街面上的扩散系数采用调和平均法,而密度与流速则用线性插值; 6、 不稳态问题采用全隐格式,以保证在任何时间步长下均可获得具有物理意义的解; 7、 边界条件采用附加源项法处理; 8、 耦合的流速与压力采用SIMPLE算法来求解; 9、 迭代式的求解方法,对非线性问题,整个求解过程具有迭代性质;对于代数方程也采用迭代法求解; 10、 采用交替方向先迭代法求解代数方程并补以块修正技术以促进收敛。
标签: 变量
上传时间: 2016-12-28
上传用户:wab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