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电机双馈调速系统是一种性能优越的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它不仅降低了功率变换器的额定功率,而且能够通过调节转子电压的幅值、相位和频率来实现电机定子侧功率因数的调节。由于系统控制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得双馈电机在工业传动领域、风力发电以及抽水蓄能电站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对双馈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比较双馈调速系统和传统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异同点,阐述了双馈电机的工作原理,各种不同的磁场定向控制方式,并分析了它的稳态特性;接着,利用双馈调速系统控制方法灵活多样的特点,构建了一套交直交变换器励磁的矢量调速系统,系统模型建立在以转子磁链定向了同步旋转的坐标轴系中,可以实现双馈电机转速与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同时,控制交直交变换器能量的双向流动,双馈电机可以在超同步、亚同步方式下运行,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这种控制方式的可行性和正确性;随后,阐述了双馈电机的功角特性,通过功角特性分析了电机的静态稳定性,并建立了双馈电机的开环电压控制、开环电流控制以及矢量控制的小信号模型,对上述几种控制方式下的双馈电机暂态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综合上述讨论结果,设计了双馈电机的控制系统硬件部分,并给出了部分软件设计流程。
上传时间: 2013-07-25
上传用户:Wwill
论文于单片机控制的基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 摘要: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即给电机加一个脉冲信号,电机则转过一个步距角。这一线性关系的存在,加上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的误差而无累积误差等特点。使得在速度、位置等控制领域用步进电机来控制变的非常的简单。步进电机的调速一般是改变输入步进电机的脉冲的频率来实现步进电机的调速,因为步进电机每给一个脉冲就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一个脉冲到下一个脉冲的时间间隔来改变脉冲的频率,延时的长短来具体控制步进角来改变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步进电机的调速。在本设计方案中采用AT89C51型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改变CP脉冲的频率从而实现对步进电机的转速进行控制,实现电机调速与正反转的功能。
上传时间: 2013-06-15
上传用户:yw14205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电子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此文将介绍一种直流电机,详细阐述了用单片机输出口所给占空比的不同实现电机的调速的设计方法;着重讨论L298用于电机驱动时特有的优势。直流电机调速具有相当的实际意义。依据其调速的基本理论,本电路由模拟电源、控制电路、显示电路、驱动电路四部分组成。准确说就是模拟电源提供各个芯片电源、数码管、驱动L298所需电压;显示电路用于显示电动机转动时的速度大小及正反转所表示的代码。与传统的电动机调速相比具有操作方便,以及其输出速度大小采用数码显示的特点。文章中介绍了Protel 99发展及特点。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组成环节,电路分析、特殊元器件简介,设计方案的提出,更进一步说明了这类电机的好处。着重利用软件Protel绘制出电路原理图。讨论了目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给出了一些个人的观点。
上传时间: 2013-06-30
上传用户:change0329
目前见到的许多关于直流电机的测速与控制类文献中,以研究无刷直流电机较多,采用PID算法,PWM调速的居多。这些文献所采用的控制器一般都是Motorola公司的MC33035,MICROLlinear公司的ML4425/4428,诸如Infineon的嵌入式单片机C504或采用通用的PWM芯片如SG3524、TL494等。采用这些ASIC芯片,虽然能实现直流电机的无级调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无法与计算机直接接口,许多较为复杂的控制算法无法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况下实现,控制器的人机界面不理想。总的来讲,控制器的智能化程度不高,可移植性差。虽然采用PWM芯片来实现电机无级调速的方案成本较低,但当控制器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增加多种附加功能时,其灵活性不够,而且反而增加硬件的成本。还有一些使用PLC控制器或高档处理器芯片(如DSP器件)的文献,它们虽然具有较高的控制性能,但由于这些高档处理器价格过高,需要更多的外围器件,因此也不具备在通常情况下大规模使用的条件。 从发展趋势上看,总体的研究方向是提出质量更高的算法和调速方案,以及在考虑成本要求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这种算法的核心控制器。 在研究方法上,有的采用软件仿真,从理论作深入的研究;有的通过实践总结提出一些具有使用价值的实践方法。其中常见的有PID算法,模糊PID算法,结合神经算法的PID算法等;在调速方案上,有采用普通的PWM调速,也有特殊PWM(PWM-ON-PWM)调速以及其它调速方式。另外电机转速测量方案通常有光电式和磁电式,也有用超声波测量的方案。 直流电机,尤其是永磁直流无刷直流电机(PM-BLDC),由于其固有的许多特点,在加上我国的稀土资源丰富,被众多电机专家认为是21世纪的新型换代产品。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控制原理和稀土材料工业的发展,可以预见这种产品必然会逐步取代传统结构的交流电动机加变频调速器的模式,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数控机床、机器人等更多的领域。
上传时间: 2013-06-25
上传用户:坏天使kk
这是三相异步电机的变频调速仿真模型,通过变频实现电机的调速控制
上传时间: 2014-01-25
上传用户:kelimu
交直流调速系统与MATLAB仿真 书籍,PDF格式的,将交直流调速技术和MATLAB仿真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主要内容包括直流调速系统及其仿真、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设计及其仿真、直流脉宽调速系统及其仿真、交流调压调速系统和串级调速系统及其仿真、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及其仿真、交流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及其仿真、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及其仿真。
上传时间: 2014-01-24
上传用户:qb1993225
51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的程序和电路,使用ADC0831采集电位器的电压,对电机进行调速。压缩包内含汇编代码、Proteus仿真文件和Keil工程。
上传时间: 2013-12-13
上传用户:lunshaomo
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研究(博士论文)无刷直流电动机利用电子换相代替机械换相,不但具有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性能,而且体积小、效率高,在许多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之后,不但克服了外置式位置传感器的诸多弊病,而且进一步拓宽了无刷直流电机的应用领域。目前,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已成为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本文纵观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兴起、发展与现状,概括了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现有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以研制、开发全直流变转速空调产品为依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这些问题展开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和讨论。 (1)针对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方法和换相点检测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分别提出了“延迟90°-α换相”和“超前60°-γ换相”的方法。同时,本文提出的软件、硬件相结合的换相原理突破了单纯依靠硬件电路换相的局限性,拓宽了系统的调速范围,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本文详细阐述了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中的换相转矩脉动问题,分析了造成换相转矩脉动的原因,通过理论推导,创造性地给出抑制换相转矩脉动的方法,并利用计算机仿真手段及实验对这种换相转矩脉动抑制方法进行了验证。
标签: 无刷直流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控制技术 无刷直流电动机
上传时间: 2017-08-22
上传用户:jeffery
直流无刷电动机是在有刷直流电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为止,虽然在传动应用领域当中占据主导的地位是各种交流电动机以及直流电动机,但是直流无刷电动机正在迅猛发展,日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BLDC电机具有直流电机方便调速的优点,但它没有机械换向的种种问题,同时扩大了调速的范围。此外还有很多有优点,比如噪音比较低,效率高以及转矩波动较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在学习Proteus 仿真软件的基础上,利用dsPIC33FJ12MC202单片机进行了直流无刷电机的控制研究,实现了仿真的硬件电路及单片机程序的仿真。通过MPLAB软件对代码进行编写和调试,并且结合Proteus软件的硬件仿真。最终得到实验结果。以此为基础,通过程序实现了开环控制、PID控制、门限值控制等不同方案的设计;通过进行这些比较,得出开环控制难以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而PID控制与门限值控制相比PID控制的灵活性及控制精度更高。
上传时间: 2022-07-21
上传用户: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16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所有红外遥控代码资料.pdf2. 奥科单片机开发板原理图 OK100Ev2.0.pdf3. 矩阵键盘串口发送与接受.zip4. 电子技术资料,800多个,吐血推荐啊.doc5. stm32调试问题解决办法.doc6.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系统设计_李宝营.pdf7. 脉搏传感器程序(基于单片机).zip8. 电动自行车的太阳能充电装置研究.doc9. 51单片机C语言编程入门以及keil_uvision使用方法介绍(详讲版).pdf10. keil+4添加STC单片机头文件.rar11. 51avr http协议 代码.zip12. 51avr tcpip http协议 原理图.pdf13. 51avr tcpip http协议.rar14. AVR IAR教程.pdf15.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温湿度报警系统.zip16. 啄木鸟培训资料:单片机开发概述.pdf17. 自学单片机心得体会.doc18. 51系列单片机各中断初始化及子程序模板.pdf19. 英飞凌XMC4500-F144的最小系统.pdf20. STM32F107参考手册中文版.pdf21. 国内首创新式单片机视频教程介绍.doc22. 抗干扰红外发射接收一体DXP资料及其相关资料.rar23. 电子表(单片机动态数码管).zip24. ECT PWN SCI模块源代码及教程.zip25. 基于51单片机FAT32文件系统程序.doc26. mc9s12xs128的入门程序.zip27. 卡尔曼滤波(非矩阵)参考程序.rar28. NRF24L01数据传输.rar29. 51单片机大量源码.zip30. 从零开始玩转PIC之旋转时钟.pdf31. c52单片机小车机器人前后左右运动程序.rar32. 基于89c51单片机电子时钟设计.doc33. 单片机仿真器的开发.doc34. 单片机嵌入式应用的在线开发方法.pdf35. 外部ROM和RAM器件的使用实例详解.zip36. 矩阵键盘的检测原理及实现.pdf37. IIC串口通信应用.ppt38. 基于AT89S52单片机控制检测系统设计.zip39. LCD12864xy坐标轴显示程序.doc40. 单片机1wire通信.doc41. labview+单片机+ds18b20简单测温系统.zip42. 基于MSP430的模拟SPI串口通信的实现.pdf43. 征服嵌入式系列之51篇.ppt44. MSP430系列常用模块应用原理_NoRestriction.pdf45. 单片机小精灵v1.4完美破解.rar46. TMS320C28x MCU 快速入门指南.zip47. 红外遥控解码实验.pdf48. MSP430x09x系列MCU在电动剃须刀中的应用.zip49. 利用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作为系统伴随芯片.zip50. Si4432编程指南(中文).pdf51. 新唐电机驱动芯片 Motor MCU Series.pdf5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如何读时序图.pdf53. 飞思卡尔电磁组官网双轴自平衡小车资料第二版.pdf54. 三星MCU编程器/三星单片编程器.pdf55. 显示寄存器的内容.ppt56. 单片机的扩展RAM读写时序实验.docx57. 单片机利用定时器和蜂鸣器唱歌.wps58. 单片机交通灯 源程序+原理图+PCB图.rar59. 基于单片机AT89S52的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系统.doc60. 单片机C语言代码手册含100多个经典C程序.pdf61. 浅谈单片机应用程序架构.rar62. 四轴飞行器硕士论文.zip63. 基于51单片机的数字电流表设计.doc64. 自制AVR高压并行编程器.rar65. LED灯带红绿蓝白渐亮渐灭(低速模式1024点).rar66. 基于51单片机来电显示论文.doc67. AVR单片机DAC范例程序.rar68. 基于Modbus协议的C51软件编程.pdf69. 单片机音乐播放仿真+乐谱制作软件+音乐资料.rar70. STC15F08ADxxx系列中文用户手.pdf71. 划时代-51单片机C语言全新教程.pdf72. STC90C51RC-RD+_GUIDE-CHINESE.pdf73. 基于MCU的智能漏水检测系统设计.pdf74. 单片机输出18路舵机控制PWM波形.docx75. MCS51模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zip76. 四位数数字温度计.doc77. 飞思卡尔单片机K60原理图.pdf78. 单片机在变压器故障检测中的应用.zip79. 悬挂运动控制系统.doc80. 嵌入式系统的C语言设计.pdf81. 关于单片机通讯电路及通讯方法的研究.zip82. 51单片机AD0809电路设计程序+原理图.doc83. MCS-51单片机定时器设置软件51TimerInit.rar84. 关于单片机通讯电路及通讯方法的研究.zip85. K18开发板使用51单片机芯片教程.pdf86. 基于51单片机的倍压整流时钟设计.zip87. 基于89C52单片机的多功能自行车码表.zip88. AD转换TLC2543的C小程序.doc89. 基于9S12XS128单片机煤气报警器设计.zip90. 基于ARM单片机的小车显示系统设计.zip91. 54-74HC单片机资料.pdf92. 51单片机Keil C延时程序的简单研究.doc93. 基于AT89C52的探测头更换系统设计.zip94. 32盏LED灯随意亮灯.zip95.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LCD数字测速仪的设计.zip96. 基于AT89S52的智能型双精度太阳自动跟踪系统设计.zip97. 基于AT89S52闭环温控装置的设计与实现.zip98. 24秒倒计时和相关LED灯亮.zip99. 基于AVR单片机的乙醇浓度在线检测仪.zip100. 基于ATC89C54的多功能电子万年历设计.zip
上传时间: 2013-05-15
上传用户:eew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