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应用报告描述了一个具有宽电压输入的智能电池充电器。其中的参考设计实现了在MSP430微控制器和兼容SMBus的电池电量计之间进行通信的系统管理总线(SMBus)协议。MSP430 器件通过SMBus 从电量计获取电压、电流和其它一些参数,之后通过调节输出到dc/dc变换器模块的PWM 占空比来传递电池所需的电量。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1427796291
电阻电压降的空气击穿强度为 500KV/m 已是共识,然而笔者在研制“低压电源避雷绝缘子”专利产品过程中,发现小间隙的电阻电压降的空气击穿强度大大高于此值,于是就对空气微小间隙放电的伏距特性进行了测试研究。发现了空气间隙放电的伏距特性随着间隙的增大由非线性变化区段发展到线性变化区段的规律。500KV/m 只是间隙无限增大时空气击穿强度无限趋近的最低值,与小间隙的空气击穿强度严重不符。
上传时间: 2013-10-20
上传用户:togetsomething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电器产品进人了寻常百姓家, 其中已经使用或使用的很多产品靠电池供电, 因此, 产品的低工耗设计无论是从节能还是环保, 都显得非常的重要和有意义了。
上传时间: 2013-11-07
上传用户:
镍镉电池可重复500次以上的充放电,经济耐用。其内部抵制力小,既内阻很小,可快速充电,又可为负载提供大电流,而且放电时电压变化很小。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xinyuzhiqiwuwu
当前,太阳能光伏市场(包括光伏模块和逆变器)正以每年约30%的年累积速 度增长。太阳能逆变器的作用是将随太阳能辐射及光照变化的DC 电压转换成为 电网兼容的AC 输出;而对于广大电子工程师而言,太阳能逆变器是一个值得高 度关注的技术领域。因此下文将介绍太阳能逆变器设计所需注意的技术要点、挑 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基本设计标准 基于太阳能逆变器的专用性以及保持设计的高效率,它需要持续监视太阳能 电池板阵列的电压和电流,从而了解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瞬时输出功率。它还需 要一个电流控制的反馈环,用于确保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工作在最大输出功率点, 以应付多变的高输入。目前,太阳能逆变器已有多种拓扑结构,最常见的是用于 单相的半桥、全桥和Heric(Sunways 专利)逆变器,以及用于三相的六脉冲桥和 中点钳位(NPC)逆变器;图1 所示是这些逆变器的拓扑图(Microsemi 图源)。 同时,设计还需遵从安全规范,并在电网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快速断开与电网的 连接。因此,太阳能逆变器的基本设计标准包括额定电压、容量、效率、电池能 效、输出AC 电源质量、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效能、通信特性和安全性
标签: 太阳能逆变器
上传时间: 2014-12-24
上传用户:三人用菜
要延长低功率应用中的电池工作时间,采用一种经过优化设计的电源非常重要。首先,必须选择正确的电源架构:其次,必须了解这些架构中有哪些特性可以优化。
上传时间: 2013-11-24
上传用户:bcjtao
摘要: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我们现在生活中最常用的充电电池,在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中被越来越多地使用,而我们使用锂离子电池的时候经常听说有一块保护电路是封装在电池内的,本文将对这块保护电路的粗略的功能作一个阐述。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保护电路;过充保护;过放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
上传时间: 2014-01-02
上传用户:yulg
锂离子正极电池材料 1. 目前主要的技术工艺制法: 1.1. 高温固相反应法:高温固相反应法是以FeC2O4·2H2O,(NH4)H2PO4,Li2CO3等为原料,按LiFePO4的化学组成配料研磨混合均匀,在惰性气氛(如Ar,N2)的保护下高温焙烧反应制得。目前,由于高温固相反应法存在合成温度高、粒径分布大、颗粒粗大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L iFePO4的电化学性能。 1.2. 溶胶——凝胶合成法:溶胶——凝胶法以三价铁的醋酸盐或硝酸盐为原料,按化学计量加入LiOH后加入柠檬酸,然后再将其加入到H3PO4中,用氨水调节pH,加热至60℃得到凝胶,加热使凝胶分解,高温烧结得到LiFePO4。溶胶——凝胶法的优点是前驱体溶液化学均匀性好,凝胶热处理温度低,粉体颗粒粒径小而且分布窄,粉体烧结性能好,反应过程易于控制,设备简单;但是在干燥时收缩大,工业化生产难度较大,合成周期较长。
上传时间: 2013-11-16
上传用户:blacklee
摘要:发光二极管(LED)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照明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LED 照明的特点和光学特性参数,从驱动电路入手,设计了一款照明灯实用LED 驱动电路,并将理论分析结果与LED 驱动电路的实际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该驱动电路具有实用性,既能满足照明工程的功能性要求,又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
上传时间: 2013-11-20
上传用户:klin3139
基于硅光伏电池单元的物理模型和光伏组件及光伏阵列的串并联结构,采用PSpice构建了小型硅光伏阵列的仿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光伏直流BUCK变换电路的开环和恒压控制闭环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表明,此模型能够在较高的近似程度上方便地模拟实际光伏电池的行为特性,将PSpice软件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是可行的.
上传时间: 2014-01-05
上传用户:hz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