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全称为“CAN in Automation-国际用户和厂商协会”,在德国Erlangen注册。CiA总部位于Erlangen,并由CiA董事会建立各个办事处。1992年,为促进CAN以及CAN协议的发展,欧洲的一些公司组成一个商业协会,提供CAN的技术、产品以及市场信息。到2002年6月时,共有约400家公司加入了这个协会,协作开发和支持各类CAN高层协议。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该协会已经为全球应用CAN技术的权威。CiA提供的各种服务有: 发布各类技术规范。免费下载CAN文献资料,提供CANopen规范、DeviceNet规范。 发布CAN产品数据库、CANopen产品指南。 出版CAN时事通讯杂志。 组织国际CAN会议(iCC)、CAN入门培训、CAN内部讲座。 在国际商业展览会上负责分发印刷资料,并举办CAN技术研讨会。 提供CANopen验证工具,执行CANopen认证测试。 为最终用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解答有关DeviceNet和CANopen的问题。 通过email、传真或电话等方式为器件开发人员、系统设计人员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 开发CAN规范(包括物理层定义、应用层和设备协议),并发布为CiA标准。在CiA的努力推广下,CAN技术在汽车电控制系统、电梯控制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医疗仪器、纺织机械、船舶运输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2年6月17日,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与CiA正式签订协议,成为中国的第一家CiA团体会员(FCM)。我们将从CiA获得各类CAN技术资料、市场信息,并在CiA支持下,从事CAN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工作。作为Philips公司在亚太地区的销量最大的微控制器元件销售商,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提供Philips的CAN控制器、CAN收发器,以及LIN收发器。同时,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提供CAN开发工具、CAN调试仪器,并为最终产品应用提供CAN嵌入模块、CAN接口模块、CAN高层协议软件库、CAN应用方案。第 1
标签: CiA
上传时间: 2013-12-22
上传用户:时代将军
30Keil C51入门教程本章学习内容:单片机基本原理,如何使用DX516 仿真器,如何编程点亮和灭掉一个LED 灯,如何进入KEILC51u调试环境,如何使用单步,断点,全速,停止的调试方法聂小猛 2006 年6 月单片机现在是越来越普及了,学习单片机的热潮也一阵阵赶来,许多人因为工作需要或者个人兴趣需要学习单片机。可以说,掌握了单片机开发,就多了一个饭碗。51 单片机已经有30 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高校的单片机课程大多数都是51,而51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也增长了许多的系列,功能上有了许多改进,也扩展出了不少分支。而国内书店的单片机专架上,也大多数都是51 系列。可以预见,51 单片机在市场上只会越来越多,功能只会越来越丰富,在可以预见的数十年内是不可能会消失的。作为一个初学者,如何单片机入门?需要那些知识和设备呢?知识上,其实不需要多少东西,会简单的C 语言,知道51 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就可以了。一般的大学毕业生都可以快速入门,自学过这2 门课程的高中生也够条件。就算你没有学过单片机课程,只掌握了 C 语言的皮毛,通过本系列的教程,您也会逐渐的进入单片机的大门。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您还是必须多去研读单片机书籍,了解他们的基本结构及工作方式。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hgy9473
近年来,节能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对半导体IC 设计和应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 年11 月,五大手机制造商诺基亚、三星、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和LG 电子联合发布了手机充电器的五星级标准。新的分级制度将以零到五颗星的标志图案来区分待机能耗。例如,待机功耗小于或等于30mW 的手机充电器属于最高星级,在其标签上印有五颗星。相反,如果待机功耗≤500 mW,则充电器标签上将无任何星级标记。为适应手机充电器的技术革新和发展,新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简称BCD 半导体)于近期推出一种新的电源控制芯片AP3768,并基于AP3768 开发出全面满足能源之星外部电源2.0 标准和五星级标准的充电器方案。
上传时间: 2014-01-06
上传用户:llwap
我公司生产的 USBkey 产品所使用的MCU 电路,自2007 年9 月初USBkey 产品开始量产化后,我们对其部分产品做了电老化试验,发现该款电路早期失效问题达不到我们要求,上电以后一段时间内失效率为千分之一点五左右。为此,我们从去年10 月到今年2 月对所生产的产品(已发出的除外)全部进行了电老化筛选,通过这项工作发现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提高电子产品的安全可靠性有一定指导意义。2 试验条件的设定造成电路早期失效的原因很多,从 IC 设计到半导体生产工艺、电路封装、焊接装配等生产工序和生产设备、生产材料、生产环境及人为的因素都有可能是成因,作为电路的使用方不可能都顾及到,也不可控。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还是着眼于该款电路在完成半导体生产工艺后,在后部加工中所产生的早期失效问题更有针对性。,因此决定从电路的后部加工工序即封装、COS 软件以及产品SMT 加工工艺等方面入手,安排几种比对试验并取得试验数据,以期找出失效原因。
上传时间: 2014-12-28
上传用户:894898248
单片机接口技术(C51版)课件:单片机接口技术(C51版)课件精品课程,该书由张道德根据多年单片机教学、科研经验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1.掌握数据类型的概念,了解C51语言能够处理的数据类型。2.掌握常量的概念,掌握各种类型常量的特点及表示形式。3.掌握变量的概念,了解int、float、char型变量的特点,掌握这三种类型变量的定义、赋值和使用方法。理解C51中变量的存储和编译模式的关系,掌握单片机片内资源的访问方法。4.了解C51语言的基本运算符及其特点,掌握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的概念。5.了解算术运算表达式、关系表达式及逻辑表达式的特点,熟练进行表达式计算,能熟练进行实际问题的表达式描述。6.熟悉自增、自减运算的特点,掌握赋值运算,了解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7.掌握数据类型转换的概念,能进行基本的数据类型转换。
上传时间: 2013-10-10
上传用户:jcljkh
如同今天的许多通用单片机(MCU)已经把USB、CAN和以太网作为标准外设集成在芯片内部一样,越来越多的无线网络芯片和无线网络解决方案也在向集成SoC 方向发展,比如第一代产品,Nordic公司nRF905,Chipcon公司cc1010 他们集成了8051兼容的单片机.这些无线单片机适合一般的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的私有网络应用,如单一产品的遥控器和抄表装置等。无线通讯技术给智能装置的互连互通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工业无线网络作为面向工业和家庭自动化的网络技术也正在向着智能,标准和节能方向发展。 目前在工业控制和消费电子领域使用的无线网络技术有ZigBee、无线局域网(Wi-Fi)、蓝牙(Blutooth)、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ISM、IrDA等, 未来还能有3G、超宽频(UWB)、无线USB、Wimax等。 当然还有大量的私有和专用无线网络在工业控制和消费电子装置中使用,其中ZigBee、GPRS是在目前在国内工业控制中讨论和使用比较多的两种,蓝牙和无线局域网是在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耳机、打印机、照相机和家庭中小企业网络中广泛使用的无线协议(个别工业产品也有应用,如无线视频监控和汽车音响系统),当然私有无线网络技术和产品在工业也有很多的应用。 ZigBee是一个低功耗、短距离和低速的无线网络技术,工作在2.4GHz国际免执照的频率,在IEEE标准上它和无线局域网、蓝牙同属802家族中的无线个人区域网络, ZigBee是有两部分组成,物理和链路层符合IEEE802.15.4, 网络和应用层符合ZigBee联盟的规范。ZigBee联盟是在2002年成立的非盈利组织,有包括TI、霍尼威尔、华为在内两百多家成员, ZigBee联盟致力推广兼容802.15.4和ZigBee协议的平台, 制定网络层和应用架构的公共规范,希望在楼宇自动化、居家控制、家用电器、工业自动控制和电脑外设等多方面普及ZigBee标准。 GPRS是在现有的GSM 网络发展出来的分组数据承载业务,它工作在标准的GSM频率,由于是一个分组交换系统,它适合工业上的突发,少量的数据传输,还因为GSM网络覆盖广泛,永远在线的特点,GPRS特点适合工业控制中的远程监控和测量系统。在工业控制应用中GPRS 芯片一般是以无线数传模块形式出现的,它通过RS232全双工接口和单片机连接,软件上这些模块都内置了GPRS,PPP和TCP/IP协议,单片机侧通过AT指令集向模块发出测试,连接和数据收发指令,GPRS模块通过中国移动cmnet进入互联网和其他终端或者服务器通讯。目前市场常见的模块有西门子G24TC45、TC35i,飞思卡尔G24,索爱GR47/48, 还有Wavecom 的集成了ARM9核的GPRS SoC模块WMP50/100。GPRS模块有区分自带TCP/IP协议和不带协议两种,一般来讲,如果是单片机侧有嵌入式操作系统和TCP/IP协议支持的话或者应用的要求只是收发短信和语音功能的话,可以选择不带协议的模块。 先进的SoC技术正在无线应用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德州仪器收购了Chipcon公司以后发布的CC2430 是市场上首款SoC的ZigBee单片机, 见图1,它把协议栈z-stack集成在芯片内部的闪存里面, 具有稳定可靠的CC2420收发器,增强性的8051内核,8KRAM,外设有I/O 口,ADC,SPI,UART 和AES128 安全协处理器,三个版本分别是32/64/128K的闪存,以128K为例,扣除基本z-stack协议还有3/4的空间留给应用代码,即使完整的ZigBee协议,还有近1/2的空间留给应用代码,这样的无线单片机除了处理通讯协议外,还可以完成一些监控和显示任务。这样无线单片机都支持通过SPI或者UART与通用单片机或者嵌入式CPU结合。 2008年4月发表CC2480新一代单片ZibBee认证处理器就展示出和TI MSP430 通用的低功耗单片机结合的例子。图1 CC2430应用电路 工业控制领域的另一个芯片巨头——飞思卡尔的单片ZigBee处理器MC1321X的方案也非常类似,集成了HC08单片机核心, 16/32/64K 闪存,外设有GPIO, I2C和ADC, 软件是Beestack 协议,只是最多4K RAM 对于更多的任务显得小了些。但是凭借32位单片机Coldfire和系统软件方面经验和优势, 飞思卡尔在满足用户应用的弹性需求方面作的更有特色,它率先能够提供从低-中-高各个层面的解决方案,见图2。
上传时间: 2013-11-02
上传用户:momofiona
基于半导体集成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单片机正日新月异的涌向市场为单片机技术的应用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INTEL公司在MCS48系列的基础上推出高性能的MCS51系列八位单片机而今三十二位单片机又以其强大的片内功能提供给应用者无论是那一种位数的单片机也无论是那一种系列的单片机都为新产品的开发应用系统的研制智能控制器的研究高新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极其有力的硬件环境当前可以说由于世界各生产厂家生产通用型以及衍生出的五花八门的系列及型号的单片机使其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已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当初面向工业控制功能的单片机现已远远超出了原设计者的想像然而占全球单片机销量60%65%左右的八位单片机仍是当前应用的主流就国内应用实践而言使用单片机数量最大的是八位单片机应用范围最广的是八位单片机八位单片机仍具有时代的魅力INTEL公司推出的高性能MCS51系列八位单片机一投入市场里很快被使用者所欢迎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各生产单片机的公司看好MCS51系列八位单片机的强劲趋势在八位单片机的设计上纷纷向51系列八位单片机内核靠拢PHILIPS公司首先购买了8051内核的使用权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具有自身特点的I2C总线PHILIPS公司并推出一系列高性能具有快闪存储器的标准的80C51派生型八位机单片机很方便的多次在线编程为用户带来极大方便ATMEL公司通过技术交换取得了80C31内核的使用权生产出AT89C系列单片机SIEMENS公司SABC5系列八位单片机C500CPU与80C51完全兼容台湾WINBOND公司生产的W78系列八位单片机南韩LG半导体公司生产GMS90/97系列八位单片机也都与标准的8051兼容由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设计的BT/AT89C51也与MCS51系列八位单片机在指令系统和引脚上完全兼容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美国Cygnal公司是1999年3月成立的一家新兴的半导体公司公司专业从事混合信号片上系统单片机的设计与制造公司看好了八位单片机的市场前景至目前更新了原51单片机结构设计了具有自主产权的CIP-51内核使得51单片机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其运行速度高达每秒25MIPS现已设计并为市场提供了29个品种的C8051F系列片上系统单片机预计今年年内还将完成20多个新的片上系统单片机的设计经过3年的稳步发展已成长为半导体业界一颗耀眼的新星Cygnal C8051F系列单片机由沈阳新华龙电子有限公司于2001年引进中国大陆并于11月2001嵌入式系统及单片机国际学术交流会暨产品展示会上首次亮相受到与会者的极大关注
上传时间: 2013-10-09
上传用户:xitai
对于电子产业具有指引意义
上传时间: 2013-10-22
上传用户:笨小孩
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和VCEG(Video Coding Experts Group)已经联合开发了一个比早期研发的MPEG 和H.263 性能更好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这就是被命名为AVC(Advanced Video Coding),也被称为ITU-T H.264 建议和MPEG-4 的第10 部分的标准,简称为H.264/AVC 或H.264。这个国际标准已经与2003 年3 月正式被ITU-T 所通过并在国际上正式颁布。为适应高清视频压缩的需求,2004 年又增加了FRExt 部分;为适应不同码率及质量的需求,2006 年又增加了可伸缩编码 SVC。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dancnc
Android是现在最受欢迎的移动平台操作系统之一。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源代码开源,因此吸引了很多行业领先企业,包括通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芯片制造商等各类企业,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用户。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发布的数据,截止2012年第二季度,Android的市场份额高达68.1%。为了使Android用户不受病毒的危害,本文分析了Android平台下的病毒攻击原理,提出了一个基于Android的安全防御系统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实现和测试,可以查杀病毒,自动监控设备。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有效监测到病毒的入侵并及时采取措施。
上传时间: 2014-01-16
上传用户:hfmm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