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电源可以对lm317芯片进行步进为.01v的电压调节并实时进行检测,通过lcd1602进行显示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ommshaggar
无源双端全隔离方案,是在两端通信设备接口与通信线路之间各串入一只新型无源串口隔离器,从而使两端设备接口得到"均等而有效"的保护。通过电路形式、振荡频率、元器件参数及变压器绕组匝数变比的优化创新,解决了新型隔离器串口窃电的微功耗高效率隔离传输、由单电源形成双极性逻辑电平、以及两端隔离器的通用性和自环状态下的电能平均分配等关键问题。2010年以来,大庆油田处于该隔离器保护之下的90台通信设备的接口从未因雷击损坏,并能方便地进行自环测试。
上传时间: 2014-12-24
上传用户:Wwill
IR2110是IR公司的桥式驱动集成电路芯片,它采用高度集成的电平转换技术,大大简化了逻辑电路对功率器件的控制要求,同时提高了驱动电路的可靠性[1]。对于我设计的含有ZCS环节的单相光伏逆变电路中有6个IGBT,只需要3片芯片即可驱动,通过dsp2812控制实现软开关和逆变的功能,同时只需要提供3.3 V,12 V的基准电压即可工作,在工程上大大减少了控制变压器体积和电源数目,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上传时间: 2014-01-05
上传用户:tom_man2008
SCR三相调压触发电路已有不少设计与应用,文中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基于STM32的调压触发电路设计方案,并完成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设计主要采用了光电隔离并利用三相电源自身的相间换流特性,只用三组触发信号就可以达到控制六只晶闸管导通角的作用。软件部分采用了STM32芯片多个高性能定时器及周边AD接口,完成了高精度触发信号发生、PID控制调压等功能。通过实验表明该系统简便可靠,达到了设计要求。
上传时间: 2013-10-21
上传用户:wfymay
DC/DC升压IC ,LDO稳压IC,锂电池充电IC,恒流IC,LED驱动IC ,电压检测IC,降压IC,AC-DC,MOS管等电源管理芯片。
上传时间: 2013-10-22
上传用户:448949
CX8505是一款单芯片同步降压稳压器,在输入电压范围内可以持续提供3A的负载电流,具有软启动,低压保护,过流保护、过温保护等功能,待机模式下仅为0.03毫安 最具高性价比的车载充电器方案
上传时间: 2013-11-22
上传用户:zhuyibin
传统的开关电源一般以恒流或恒压工作,不能根据负载调节输出电压或电流,本文中,我们设计了一种数字控制的开关电源模块。该电源模块是以TI公司的MSP430为控制核心,通过数字PID调节器控制反馈输出来实现的。首先介绍了该电源模块的工作原理及整体设计方案,其次介绍了部分关键电路的硬件设计,给出了主程序及部分子程序的流程图。与传统的开关电源相比,该电源模块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电路简单、输出电压连续可调等优点。
上传时间: 2013-12-25
上传用户:libenshu01
介绍一种基于CSMC0.5 μm工艺的低温漂高电源抑制比带隙基准电路。本文在原有Banba带隙基准电路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共源共栅电流镜结构和引入负反馈环路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整体电路的电源抑制比。 Spectre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40~100 ℃的温度范围内,输出电压摆动仅为1.7 mV,在低频时达到100 dB以上的电源抑制比(PSRR),整个电路功耗仅仅只有30 μA。可以很好地应用在低功耗高电源抑制比的LDO芯片设计中。
上传时间: 2013-10-27
上传用户:thesk123
针对开关电源中的整流电路和其本身的非线性负载特性产生大量谐波污染公共电网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功率因素校正电路。采用英飞凌(Infineon)公司的CCM控制模式功率因素校正芯片ICE2PCS01控制驱动MOSFET开关管,并与升压电感、输出电容等组成Boost拓扑结构,输入电流与基准电流比较后的误差电流经过放大,再与PWM波比较,得到开关管驱动信号,快速而精确地使输入电流平均值与输入整流电压同相位,接近正弦波。结果表明,该电路方案能大大减小输入电流的谐波分量,在AC176V-264V的宽电压输入范围内得到稳定的DC380V输出,功率因素高达0.98。
上传时间: 2014-01-25
上传用户:13517191407
为降低大功率开关电源设计时功率器件的选择、开关频率和功率密度的提高所面临的困难,改善单电源供电的可靠性,设计并制作程控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系统。系统由2个额定输出功率为16 W的8 V DC/DC模块构成的程控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系统。以STM32F103微控制器为核心芯片,通过程序控制内部DAC调节PWM主控芯片UC3845的反馈端电压,使DC/DC模块输出电压产生微小变动,进而可调整DC/DC模块的输出电流并实时分配各DC/DC模块的输出电流,软件采用PI算法。试验表明,系统满载效率高于80.23%,电流分配误差最大为1.54%;电源输出在1 s内快速达到稳态;系统以4.5 A为阈值实现过流保护和自恢复功能。
上传时间: 2013-11-15
上传用户:王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