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直流伺服系统设计

  • 带有间隙的伺服系统基于观测器的补偿控制

    关于齿隙辨识必备论文参考(它的英文文献名字:Observer-based Compensation Control of Servo Systems with Backlash),有预补偿,伺服控制系统介绍,观测器设计等。

    标签: 伺服系统 观测器 补偿控制

    上传时间: 2019-05-25

    上传用户:峰峰学长

  • EtherCAT网络及其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研究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已经从模拟控制发展到全数字控制,其性能不断提高,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设备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基于现场总线网络的伺服运动控制系统以其高可靠性、快速性和稳定性成为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德国倍福公司提出的EtherCAT工业以太网技术在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实时调度的软件核,并提供了过程数据传输的独立通道,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该网络还具有灵活的拓扑结构,简单的系统配置,较低的构建成本等特点,适合应用于运动控制领域。目前,该网络受到了运动控制开发商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海洋研究领域的造波机系统开发为背景,利用EtherCAT从站接口控制器ET1100和DSP芯片TMS320F28335开发了EtherCAT从站设备,构建了一主一从的EtherCAT网络结构实现了伺服系统精确的位置控制。论文首先对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的概念、特点进行了介绍,对其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就目前广泛应用于网络运动控制中的两种总线网络进行了介绍。其次,详细分析了EtherCAT网络的原理、技术特点及主从站关键技术。结合本文的系统设计,介绍了1公司最新推出的用于1业控制的DSP片-TMS320F28335,分析了系统设计中用到的几个运动控制模块与通讯模块,并给出了相应寄存器配置。最后在对EtherCAT网络和DSP芯片TMS320F28335研究基础上,开发了EtherCAT从站设备,避免了造波机系统中脉冲+方向位置控制方式长线传输的缺点,给出了开发系统的总体框架及主从站实现的关键细节,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论。本设计充分发挥了EtherCAT工业以太网络实时数据传输的功能和TMS320F28335 DSP芯片运动控制功能,实现了运动系统高精度的位置控制。

    标签: ethercat 伺服运动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6-01

    上传用户:aben

  • 交流伺服电机的单片机控制及其应用.

    引言伺服电机属于一类控制电机,分为直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两种。由于交流伺服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大转矩输出、低惯量和良好的控制性能等优点,故被广泛地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和自动检测系统中作为执行元件,将控制电信号转换为转轴的机械转动,由于伺服电机定位精度相当高,现代位置控制系统已越来越多地采用以交流伺服电机为主要部件的位置控制系统,本文的设计也正是用于喷印机的位置控制系统之中。1总体设计方案本控制系统选用松下MSMA082AIC型交流伺服电机,通过以单片机控制器实现对伺服电机的控制。同服电机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位置控制、速度控制两种,为了提高其带动喷头运行的平稳性,选用了速度控制方式实现对伺服电机的控制,以利用伺服电机系统自带的s型曲线控制模型,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其中单片机控制器向伺服驱动器输出控制信号,再通过伺服驱动器驱动伺服电机按要求动作,同时,控制器接收固定在祠服电机转轴上的光电编码盘随着电机转动而产生的反馈脉冲信号,以实现对伺服电机带动的喷头运行位置的检测控制,形成团环控制系统。为了实现对喷印位置的精确控制,所以选用了分辨率为2000p/r的光电编码盘作位置传感单元,将伺服电机转轴的转角位置变换成电脉冲信号,以供单片机控制器对喷印位置进行跟踪控制。

    标签: 交流伺服电机 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22-06-01

    上传用户:

  • 伺服驱动器工业以太网接口设计——基于EtherCAT与CANopen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控制网络所需负担的工作也日趋繁重,整个网络中传递信息的规模和复杂度也在不断增长,这给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伺服系统作为一种对控制精度、动态响应等性能指标要求很高的控制系统,也必须面对这些问题。本论文研究了将工业以太网技术应用于伺服系统的方法。通过将EtherCAT工业以太网协议与CANopen规范相结合,以TMS320F2812系列DSP为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伺服驱动器的工业以太网通信接口,组建了网络化的运动控制系统。通过分析EtherCAT与CANopen相关技术细节,阐述了将CANopen 与EtherCAT相结合的关键点,给出了多种运动控制模式的设计方式,分析了软件设计和实现的只体方法和要点。本文按照分层和模块化的方式给出了通信接口的设计过程,按层次分为三个大的模块:EtherCAT通信模块、CoE通信模块与CANopen运动控制模块。对各个模块又根据功能分为多个子模块,其中EtherCAT通信模块主要包括:EtherCAT状态机服务、邮箱服务和过程数据服务;CoE通信模块包括:服务数据对象(SDO)服务、过程数据对象(PDO)服务、对象字典服务;运动控制模块包括设备状态机服务和多种运动控制模式的实现模块。对每个模块本文都给出了具体的设计与实现过程。本文实现了四种运动控制模式下的实际控制结果,包括周期同步的位置与速度模式以及位置与速度轨迹规划模式。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同步协调的控制要求。最后对所做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标签: 驱动器 工业以太网 接口

    上传时间: 2022-07-05

    上传用户:zhanglei193

  • 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永磁体涡流损耗计算及其设计.rar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机床用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设计展开,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钕铁硼永磁材料导电率较高、耐热性能较差,当电机气隙磁场谐波含量较大时,永磁体中就会感应出涡流形成涡流损耗导致永磁体发热。因此,有必要对转子永磁体内的涡流进行计算和分析。本文分析了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永磁体内涡流产生的原因,建立涡流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永磁体涡流损耗的计算公式。用ANSOFT有限元软件建立电动机的物理模型进行电磁场求解,结合路的计算公式算出永磁体的涡流损耗。 其次,运行平稳性是伺服电动机的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而转矩波动的大小直接影响运行平稳性。本文分析了机床用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转矩波动产生的原因,运用转矩波动计算公式结合ANSOFT有限元软件,计算比较相同功率、相同极数不同槽数时,电动机的转矩波动情况。通过比较计算出的转矩波动百分比的大小,选择所设计电动机的极槽配合,以提高机床用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运行性能。 最后,完成机床用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基本结构尺寸以及电磁参数的选取,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计算气隙长度变化对失步转矩倍数和永磁体用量的影响,以及永磁体宽度对气隙磁密波形的影响,以此合理选择气隙长度和永磁体的宽度,使电动机的性能更优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台0.9kW,8极36槽的机床用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样机,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电机的性能指标达到了预期的要求,证明了电机设计过程理论分析计算的正确性。

    标签: 交流伺服 电动机 涡流损耗

    上传时间: 2013-06-13

    上传用户:脚趾头

  • 全数字智能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本文描述了智能直流调速系统的硬件设计思路,给出实现微型直流电机(12v—55v)的控制方案。应用运动控制芯片LM629和电动机驱动芯片LMD18200实现了直流电动机的智能控制。关键词

    标签: 全数字 直流调速 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erkuizhang

  • 全数字伺服系统中死区效应的补偿方法.pdf

    目前,在伺服控制系统中,通常采用三相电压型逆变器来驱动伺服电机。桥式电路中为避免同一桥臂开关器件的直通现象, 必须插入死区时间。死区时间和开关器件的非理想特性往往会造成输出电压、电流的畸变,从而造成电机转矩的脉动,影响系统工作性能。因此,必须对电压型逆变器中的死区效应进行补偿。

    标签: 全数字 伺服系统 死区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萌萌哒小森森

  • 基于DSP和FPGA的超大视场红外目标检测图像处理系统设计

    · 摘要:  研制了一种基于DSP(TMS320C6414)和FPGA(XC2V2000)的超大视场红外目标实时检测图像处理系统.文章详细分析了系统中图像采集、图像处理、伺服系统以及人机接口等模块的工作原理和流程.通过在此系统上运行超大视场红外图像的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试验表明目标检测与跟踪效果明显.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计算效率高,工作稳定可靠.  

    标签: FPGA DSP 大视场 图像处理

    上传时间: 2013-07-17

    上传用户:xiaoyunyun

  • 永磁同步伺服电机(PMSM) 驱动器设计原理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驱动器经历了模拟式、模拟数字混合式的发展后,目前已经进入了全数字的时代。全数字伺服驱动器不仅克服了模拟式伺服的分散性大、零漂、低可靠性等缺点,还充分发挥了数字控制在控制精度上的优势和控制方法的灵活,使伺服驱动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性能更加可靠。现在,高性能的伺服系统大多数采用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其中包括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动机和全数字交流永磁同步伺服驱动器两部分。后者由两部分组成:驱动

    标签: PMSM nbsp 永磁同步 伺服电机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zhangyi99104144

  • 基于DSP的永磁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开发 本论文在分析了PMSM的结构、运动原理及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基于DSP的永磁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开发 本论文在分析了PMSM的结构、运动原理及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PMSM交流伺服系统矢量控 制的基本原理、坐标变换方法及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PWM)波的生成算法,论述了PI控制算法和 速度位置计算方法。在MATLAB仿真软件环境下建立了交流伺服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

    标签: PMSM DSP 交流伺服控制 系统开发

    上传时间: 2013-12-23

    上传用户:xiao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