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一:设有10个学生的成绩分别为:56,69,84,82,73,88,99,63,100和80分。 试编写程序分别统计:低于60分,60-69分,70-79分,80-89分,90-99分以及100分的人数,分别存放到s5, s6, s7, s8, s9,s10单元中,并把它们打印出来。 (要求使用完整段定义,数据只能读一次) 题目二:试编写一程序,要求根据用户键入的月份数在终端上显示该月的英文缩写名(英文名的头3位,比如January =JAN)。(要求用跳跃表法实现) (要求使用简化段定义)
上传时间: 2013-12-21
上传用户:fredguo
采用LDLT分解法解病态方程组,采用迭代求精法,将求解中丢失的残向量逐步找回来,这样可以求得更为精确的解。
上传时间: 2013-12-20
上传用户:独孤求源
用分支限界法解决n皇后问题,可以输出所有的解,并分页停顿显示
标签: 分支
上传时间: 2013-12-18
上传用户:stampede
(1)Msls分三步对系统和噪声模型进行辨识,采用脉冲序列作为辅助系统模型,用 计算输出数据 ;用原输出数据 计算 ,用递推最小二乘方法分别对系统参数和模型参数进行估计。 (2)M.dat,wnoise1.dat分别为M和白噪声序列。Wnoise1.dat的长度为700,wnoise2.dat的长度为1000。Msls6.c为N=600的程序,Msls8.c为N=800的程序。 (3)程序运行后,生成的两个h文件为产生的脉冲响应函数。Msls6.dat为msls6.c的参数估计结果,msls8.dat为msls8.c的参数辨识结果。分别如下所示: a1=0.906331 a2=0.160170 a3=0.025525 b1=0.704475 b2=-1.497551 c1=1.009114 c2=0.446890 a1=0.906347 a2=0.159066 a3=0.024650 b1=0.700720 b2=-1.493327 c1=1.008787 c2=0.425714 (4)由数据结果可以看出,采用msls辨识方法估计精度要比els法的估计精度差一些。尤其是噪声参数c2的估计误差不在1%以内。这是由于msls法计算上较为简便,计算上的简化就带来了估计精度上的误差。由N=600和N=800相比较,可以看出当N增大时,误差有所减小。理论上当N趋于无穷时, 。
上传时间: 2016-10-19
上传用户:恋天使569
三对角矩阵最常用最快速的追赶法,应用广泛。更是样条插值逆运算的重要工具
上传时间: 2013-12-26
上传用户:王庆才
操作系统分页存储管理,包括先来先服务算法,轮转法,优先级法
上传时间: 2016-12-18
上传用户:jeffery
vc++实现矩阵运算 1高斯-约当法求逆矩阵 2对称正定矩阵的逆矩阵 3托伯利兹矩阵的逆矩阵 4实矩阵的三角(LU)分解 5一般实矩阵的QR分解 6对称正定矩阵的乔里斯基分解及行列式值 7一般实矩阵的奇异值分解 8广义逆的奇异值分解 最后注意,在VC++ 6.0中设置好路径,特别是include目录(文件夹)的路径,否则在编译时会出现找不到头文 件的错误,使编译无法正常进行。
上传时间: 2014-01-11
上传用户:linlin
1、 采用原始变量法,即以速度U、V及压力P作为直接求解的变量 2、 守恒型的差分格式,离散方程系对守恒型的控制方程通过对控制容积作积分而得出的,无论网格疏密程度如何,均满足在计算区域内守恒的条件; 3、 采用区域离散化方法B,即先定控制体界面、再定节点位置 4、 采用交叉网格,速度U、V与其他变量分别存储于三套网格系统中; 5、 不同的项在空间离散化过程中去不同的型线假设,源项采用局部线性化方法;扩散——对流项采用乘方格式(但很容易转化为中心差分、迎风差分或混合格式);街面上的扩散系数采用调和平均法,而密度与流速则用线性插值; 6、 不稳态问题采用全隐格式,以保证在任何时间步长下均可获得具有物理意义的解; 7、 边界条件采用附加源项法处理; 8、 耦合的流速与压力采用SIMPLE算法来求解; 9、 迭代式的求解方法,对非线性问题,整个求解过程具有迭代性质;对于代数方程也采用迭代法求解; 10、 采用交替方向先迭代法求解代数方程并补以块修正技术以促进收敛。
标签: 变量
上传时间: 2013-12-18
上传用户:时代电子小智
1、 采用原始变量法,即以速度U、V及压力P作为直接求解的变量 2、 守恒型的差分格式,离散方程系对守恒型的控制方程通过对控制容积作积分而得出的,无论网格疏密程度如何,均满足在计算区域内守恒的条件; 3、 采用区域离散化方法B,即先定控制体界面、再定节点位置 4、 采用交叉网格,速度U、V与其他变量分别存储于三套网格系统中; 5、 不同的项在空间离散化过程中去不同的型线假设,源项采用局部线性化方法;扩散——对流项采用乘方格式(但很容易转化为中心差分、迎风差分或混合格式);街面上的扩散系数采用调和平均法,而密度与流速则用线性插值; 6、 不稳态问题采用全隐格式,以保证在任何时间步长下均可获得具有物理意义的解; 7、 边界条件采用附加源项法处理; 8、 耦合的流速与压力采用SIMPLE算法来求解; 9、 迭代式的求解方法,对非线性问题,整个求解过程具有迭代性质;对于代数方程也采用迭代法求解; 10、 采用交替方向先迭代法求解代数方程并补以块修正技术以促进收敛。
标签: 变量
上传时间: 2013-12-13
上传用户:qlpqlq
1、 采用原始变量法,即以速度U、V及压力P作为直接求解的变量 2、 守恒型的差分格式,离散方程系对守恒型的控制方程通过对控制容积作积分而得出的,无论网格疏密程度如何,均满足在计算区域内守恒的条件; 3、 采用区域离散化方法B,即先定控制体界面、再定节点位置 4、 采用交叉网格,速度U、V与其他变量分别存储于三套网格系统中; 5、 不同的项在空间离散化过程中去不同的型线假设,源项采用局部线性化方法;扩散——对流项采用乘方格式(但很容易转化为中心差分、迎风差分或混合格式);街面上的扩散系数采用调和平均法,而密度与流速则用线性插值; 6、 不稳态问题采用全隐格式,以保证在任何时间步长下均可获得具有物理意义的解; 7、 边界条件采用附加源项法处理; 8、 耦合的流速与压力采用SIMPLE算法来求解; 9、 迭代式的求解方法,对非线性问题,整个求解过程具有迭代性质;对于代数方程也采用迭代法求解; 10、 采用交替方向先迭代法求解代数方程并补以块修正技术以促进收敛。
标签: 变量
上传时间: 2016-12-28
上传用户:wab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