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val Asy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串行口),UART 是一种较为通用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即Start Bit+Data+Check+StopBit),而COM 口中Rx、Tx 的数据格式即为UART。UART 和RS232是两种异步数据传输标准.计算机中的COM1和COM2都是RS232串行通信标准接口。当Uart 接口连到PC 机上时,需要接RS232电平转换电路。
上传时间: 2021-11-30
上传用户:
该函数库是一个固件函数包,它由程序、数据结构和宏组成,包括了微控制器所有外设的性能特征。该函数库还包括每一个外设的驱动描述和应用实例。通过使用本固件函数库,无需深入掌握细节,用户也可以轻松应用每一个外设。因此,使用本固态函数库可以大大减少用户的程序编写时间,进而降低开发成本。 每个外设驱动都由一组函数组成,这组函数覆盖了该外设所有功能。每个器件的开发都由一个通用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应用编程界面)驱动,API 对该驱动程序的结构,函数和参数名称都进行了标准化。 所有的驱动源代码都符合“Strict ANSI-C”标准(项目于范例文件符合扩充 ANSI-C 标准)。我们已经把驱动源代码文档化,他们同时兼容 MISRA-C 2004 标准(根据需要,我们可以提供兼容矩阵)。由于整个固态函数库按照“Strict ANSI-C”标准编写,它不受不同开发环境的影响。仅对话启动文件取决于开发环境。
上传时间: 2021-12-09
上传用户:
硬件描述语言(英文: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 ,简称: HDL )是电子系统硬件行为描述、结构描述、数据流描述的语言。利用这种语言,数字电路系统的设计可以从顶层到底层(从抽象到具体)逐层描述自己的设计思想,用一系列分层次的模块来表示极其复杂的数字系统。然后,利用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 )工具,逐层进行仿真验证,再把其中需要变为实际电路的模块组合,经过自动综合工具转换到门级电路网表。接下去,再用专用集成电路 ASIC 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 自动布局布线工具,把网表转换为要实现的具体电路布线结构
上传时间: 2021-12-24
上传用户:zhanglei193
SENT(Single Edge Nibble Transmission,单边半字节传输)协议(如SAE J2716)适用于汽车及运输行业中对安全性要求严格和对成本敏感的应用。
上传时间: 2022-01-05
上传用户:
模块化电源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交流输入(可兼容单相三线制交流输入),可根据用户需求配置成单 路输入形式或双路输入形式,系统交流输入防雷的标准配置为 C 级(20kA,8/20μS),可根据应用场景在 C 级防雷之前配置不同规格的 B 级防雷(30kA、40kA、60kA,8/20μS)三相四线制输入(380Vac),可兼容单相输入(220Vac)。 交流输入断路器为 63A/3P,可调整为 100A/4P。系统终局 450A(50A×9)系统可接入 1~4 组蓄电池(可扩展至 6 组);电池通过断路器(或熔断器)、分流器(检测电池电流)和直流接触器(下电控制)与整流器的输出并联,由直流配电单元为客户直流负载供电。系统具有电池温 度补偿功能;
标签: 开关电源
上传时间: 2022-02-06
上传用户:
经典IC设计电子书培训教程-数字IC系统设计1102页1.1 IC系统组成概述 IC系统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 算法设计工程师、 架 构设计工程师、 电路设计工程师、 版图设计工程师会给 出不同的答案。 算法设计工程师说, IC系统是完成特定功能的硬 件。 架构设计工程师说, IC包括控制、 运算、 存储 部分。 电路设计工程师说, 这是加法器、 乘法器、 与非门、 运算放大器、 开关电容等的搭配。 第一章 IC系统设计概述 版图设计工程师说, 它是多边形组成的集合。 这些答案都对。 如果把它们组合起来, 就是一个较为 完备的答案。 图1.1给出了一个常见IC系统组成的示例。 在这个 系统中, 包括如下内容: · 数字部分(可能包括微处理器、 控制电路、 数据通路等); · 模拟部分(可能包括PLL、 A/D、 RF等); · 连线; · I/O PAD; · 存储
标签: ic设计
上传时间: 2022-02-20
上传用户:zhaiyawei
某客户工程师在某型号新产品的设计中,使用了STM32F103VDT6。据其工程师讲述:在其产品设计中,为 STM32 预留了 JTAG 调试接口。然而,在软件调试时却发现调试器与器件连接失败。所使用的调试器为 ST-Link,通过在开发板测试,确认其功能完好。对 PCB 及电缆做相关的测试,确认 JTAG 的相关信号(TCK、TMS、TDO、TDI、TRST)及电源、地连通完好,并且没有线间短路现象。
标签: jtag
上传时间: 2022-02-22
上传用户:jason_vip1
CAMS设备用户管理功能技术白皮书1 介绍 随着网络规模的增长,网络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企业网络的骨干架构常常会由许多 的服务器、网络设备所连接,负责系统、网络或信息安全的管理者经常需要登录网 络里的各台重要设备,进行例行维护、故障修复或安装最新修补程序等诸多操作。 而登录不同设备的用户名和密码管理则成为网络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目前常见的情形是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分散存储在各个需要进行日常管理的网络 设备中,同一用户在多台网络设备中拥有多套身份和密码,而同一网络设备中又可 能保存多套用户身份、权限信息。在一个大型网络中,需要管理员远程登录进行管 理的网络设备往往数量众多。如果增加一个设备管理员,用户可能需要在数十台网 络设备上都做相应的管理员信息配置,同时用户的每一个密码都可能受到不同规则 的制约,支持不同安全级别的访问,而且还有不同的期限。显而易见,这不仅导致 网络维护的不便,还容易引起密码混乱,存在安全隐患。 因而针对上述问题,H3C CAMS综合访问管理服务器提供设备用户管理功能,统 一管理网络中多台设备的管理用户信息。 2 CAMS设备管理用户功能介绍 H3C CAMS(Comprehensive Access Management Server)综合访问管理服务器 是一个集事前认证、事中监控、事后审计和业务管理为一体的多业务安全接入管理 平台。 设备用户管理功能可以对设备管理用户(CAMS系统提供的对配合CAMS系统中的 各种网络设备完成设备管理工作的管理员用户)进行管理。这里所说的设备管理用 户不同于CAMS系统维护的可进行接入认证的帐号和卡号用户,不能用于提供宽带 网络服务,不提供帐务管理功能。 设备用户管理功能可以对被管理的网络设备设定可以访问设备的用户主机IP地址范 围(可以隶属于不同的多个网段),并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访问服务类型
标签: cams
上传时间: 2022-02-27
上传用户: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正在面对的一个普遍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剧,对于老年人群体的医疗资源投入会不断提高。而与此同时,跌倒已经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危险行为活动。所以,跌倒检测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对降低老年人受到的身心伤害和医疗成本具有显著的意义。目前解决老年人跌倒检测的方案仍存在许多不足。其中,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跌倒检测技术在无干扰的场景下检测较为有效,但其易受环境变化(如背景光线影响、人遮挡问题等)影响。此外,基于可穿戴计算的跌倒检测技术受限于算法稳定性和识别准确率,系统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难以同时得到保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计算机视觉和可穿戴计算数据的跌倒检测新的方法。首先,设计并开发了集成三轴加速度计、三轴陀螺仪和蓝牙的活动感知模块,实现实时采集、传输人体活动数据:其次,使用深度学习算法从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数据提取人体姿态特征数据:最后,对采集的人体活动数据和姿态数据进行规范化和时序化处理,设计了两个深度学习网络分别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将两特征进行特征层数据融合,在此基础上构建神经网络对融合数据进行活动本文搭建了实验平台并进行了算法测试,其中,本文跌倒检测算法针对离线测试数据的准确率为992%,平均敏感度为995%、平均特异性为99.8%:针对在线数据系统测试准确率为98.9%、平均敏感度为99.2%、平均特异性为99.5%实验结果证明了利用计算机视觉和可穿戴计算数据融合的跌倒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鲁棒性。
上传时间: 2022-03-14
上传用户:bluedrops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军事的竟争,需要雷达提供更先进的性能,对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接收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们具有以下特点:多通道接收、宽带高分辨、高集成度、高可靠性及非常强的抗干扰能力。接收机包括前端变频、高精度频率综合器和数字中频采样等关键技术。本题目针对现代雷达的特点,开展接收机各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为未来新型雷达的研制提供实用的接收机技术,以提高雷达整体的各项战术、技术指标和性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各种高性能、小体积的器件的研制成功,为研究高集成度的接收机提供了器件保证;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也为宽带高分辨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本项目的技术作为雷达接收机的基础设计,可以满足不同频段的雷达要求,特别适用于现代高机动抗有源干扰雷达,陆基、海基相控阵雷达以及电子对抗、通信等领域关键词:雷达接收机,多通道,宽带接收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军事的竞争,需要雷达提供更先进的性能,对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接收机2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们具有以下特点:多通道接收宽带高分辨、高集成度、高可靠性及非常强的抗干扰能力。接收机包括前端变频、高精度频率综合器四和数字中频采样等关键技术。本题目针对现代雷达的特点开展接收机各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为未来新型雷达的研制提供实用的接收机技术,以提高雷达整体的各项战术、技术指标和整体性能本单位具有研制生产各种类型高性能雷达(包括机载、地面和海用舰载雷达)的能力。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体制和不同波段的现代雷达,接收机所采用的方案也不尽相同。在结构上,以前的产品都是采用积木式结构,就是将接收机的各个组成部分设计为一个一个的小模块,然后通过射频电缆连接起来,这样做的结果是体积较大,在某些指标上如分辨率、抗干扰能力等,严重滞后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需求
上传时间: 2022-03-26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