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低噪声CMOS图像传感器的研究中,除需关注其噪声外,目前数字化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和设计方向,设计了一种可用于低噪声CMOS图像传感器的12 bit,10 Msps的流水线型ADC,并基于0.5 ?滋m标准CMOS工艺进行了流片。最后,通过在PCB测试版上用本文设计的ADC实现了模拟输出的低噪声CMOS图像传感器的模数转换,并基于自主开发的成像测试系统进行了成像验证,结果表明,成像画面清晰,该ADC可作为低噪声CMOS图像传感器的芯片级模数转换器应用。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xz85592677
介绍及应用。LM1881 是针对电视信号的视频同步分离芯片,它可以直接对电视信号进行同步分离,准确地获得 所需的视频图像信号,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对该同步信号进行时序逻辑控制. LM1881 广泛用于对视频信号的同 步分离中,比如便携式图像采集卡、视频监控录像控制仪、基于成像系统的视频图像采集等. 介绍了LM1881 的 主要特性,基本原理和引脚功能,给出了它的几种应用.
上传时间: 2013-12-09
上传用户:ggwz258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RD算法源码 ,运行是正确的 对学雷达成像的有用
上传时间: 2016-12-04
上传用户:星仔
车载、手持等观察、瞄准仪器的成像稳定能力技术分析。
标签: 光学稳像技术
上传时间: 2021-10-25
上传用户:qdxqdxqdxqdx
内容简介 全书由“几何光学”、“像差理论”和“光学设计”这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部分所构成。*部分是“几何光学”,包括高斯光学的基本内容以及光束限制与光能计算、光线的光路计算等;第二部分是“像差理论”,该部分系统地讲述了像差概念和现象、常用校正手段、初级像差理论、波像差的基本概念及其与几何像差、波面检测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光学设计”,包括经典光学系统原理、特殊(现代)光学系统的原理与设计特点、特殊面形在光学系统中的应用、像质评价和光学系统优化设计、光学系统工程图纸画法等内容,有利于学生把握光学系统设计的全过程,并了解现代光学新动态,拓宽知识面。目 录第一部分 几何光学 第1章 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 发光点、光线和光束 1.2 光线传播的基本定律、全反射 1.3 费马原理 1.4 物、像的基本概念和完善成像条件 1.5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回顾:归纳和演绎 第2章 球面和球面系统 2.1 概念与符号规则 2.2 单个折射球面成像 2.3 反射球面 2.4 共轴球面系统 ...第二部分 像差理论 第7章 几何像差 7.1 球差 7.2 单个折射球面的球差特征 7.3 轴外像差概述 7.4 正弦条件与等晕条件 7.5 彗差 7.6 像散和像面弯曲 7.7 畸变 7.8 位置色差 7.9 倍率色差 7.10 应用举例 ... 第三部分 光学设计 第12章 典型光学系统 12.1 眼睛 12.2 放大镜 12.3 显微镜与照明系统 12.4 望远镜系统 12.5 摄影光学系统 12.6 放映系统 .....
标签: 几何光学
上传时间: 2022-04-13
上传用户:canderile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门,而标准化和计量测试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在机械制造中,精密加工必须靠精密的测量手段来保证,加工精度的提供与计量技术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测量与控制是促进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是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型半导体器件,其设计思想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Boyer与Smith于70年代提出]。二十多年来,CCD的研究取得了惊人的进展,特别是在传感器应用方面发展迅速,已成为现代光电子学与现代测试技术中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新兴领域之一。由于CCD具有自扫描、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重量轻、体积小、像素位置准确、耗电少、寿命长、可靠性好、信号处理方便、易于与计算机配合等优点,致使CCD光电尺寸测量的使用范围和特性比现有的机械式、光学式、电磁式量仪优越得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CCD尺寸测量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非接触检测方法,它使加工、检测和控制过程融为一体成为可能。利用CCD作为光敏感器件的激光三角法测量技术在非接触尺寸、位置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将激光束投射到被测物面所形成的漫反射光斑作为传感信号,用透镜成像原理将收集到的漫反射光汇集到CCD上形成像点,当入射光斑随被测物面移动时,成像点在CCD上作相应移动,根据象移大小和传感器的结构参数可以确定被测物面的位移量,若在物体两边同时测量就可以得到物体的厚度。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xsr1983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主要从事电磁场理论、微波光波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研究,包括电磁场理论与应用、光波导理论与技术、微波毫米波技术与系统、微波毫米波集成技术、光波技术及其应用等几个主要研究方向。研究课题主要涉及电磁理论中的辐射与散射、计算电磁学、微波毫米波器件与电路、微波毫米波通信与雷达系统、超宽带(UWB)技术、新型天线技术、复杂目标的散射特性和复杂环境的传播特性、光器件与光传感技术、空间光通信与量子密钥分配技术以及与相关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技术等。适合从事微波在介质中的传输,电磁场目标识别、成像,微波波谱理论与技术研究和微波、光纤传感器,微波波谱仪、微波吸收材料的开发研制的工程人员学习。
上传时间: 2022-07-17
上传用户:得之我幸78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62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LM3S系列单片机JTAG口解锁应用笔记.pdf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pdf3. SIMATIC H系统介绍.pdf4. 8 位A/D 型OTP/Mask 单片机.pdf5. OM8361/TDA8362单片机的设计及应用.pdf6. 如何使用S12X MCU上的外设协处理器XGATE.rar7. MCS-51单片机引脚功能.doc8. 五年单片机学习之旅杂感.pdf9. PHILIPS单片机选型指南.rar10. 单片机百科知识大全.pdf11. 中颖单片机入门与实战.pdf12. 单片机在键盘上的应用.pdf13. 单片机的选择和使用.pdf14. 51单片机C语言提升教程.pdf15. I/O 型单片机使用手册.pdf16. CYGNAL 单片机基础知识手册.pdf17. 单片机串行口.pdf18. 单片机指令系统原理.rar19. 几款单片机的原理介绍.pdf20. CYGNAL 单片机原理.pdf21. 单片机大全.pdf22. PIC 单片机之发生器.pdf23. 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pdf24.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pdf25. TMS570LS系列产品简介.pdf26. TMS570LS 系列技术参考手册(英).pdf27. LPC900系列单片机复位电路的可靠性设计.pdf28. LM3S 系列微控制器Flash 存储器应用.pdf29. HT45R35在触控按键中的应用(使用C语言).pdf30. IAP在应用中编程及其应用.pdf31. HT45R3X系列触控IC按键识别SWIP介绍.pdf32. CANopen协议讲座(5)之CANopen从站模块(XGa.pdf33. CAT1024 CAT1025 器件数据手册.pdf34. HT46R74D-1在人体电子秤中的应用.pdf35. CANopen协议讲座(4)之CANopen从站设备及其应用.pdf36. 80C51系列开发平台产品选型指南.pdf37. HT48E MCU系列1K位EEPROM.pdf38. SPCE061A的指令周期表.pdf39. TMS570LS系列数据手册(英).pdf40. 基于HT46系列MCU的A/D应用范例.pdf41. CPU周期与微指令周期的关系.ppt42. HT66F40使用SIM SPI Mode的用法.pdf43. 基于HT49的MCU控制HT93LC46的读写.pdf44. HOLTEK I/O 8-Bit MTP输入/输出型八位可多.pdf45. 基于HT66Fx0使用ADC所有功能.pdf46. HT47R20A-1中A/D转换的使用.pdf47. 异常向量表重映射.rar48. 基于HT56R678的A/D功能使用.pdf49. 基于HT48和HT46的交通信号灯的设计实现.pdf50. LM3S系列微控制器中断优先级应用笔记.rar51. HT56R678使用I2C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pdf52. CTM系列隔离CAN收发器模块选型指南.pdf53. 基于HT47C20L的R-F型低电压八位Mask单片机.pdf54. CANopen协议讲座(6)之CANopen从站模块(Tin.pdf55. 基于HT46R46E/HT46C46E经济A/D型八位单片机.pdf56. 基于HT46R065V的24V VFD八位OTP型单片机.pdf57. HT48 MCU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pdf58. HT46RS03系列2K OPA+Comparator型八位.pdf59. 基于HT45R37V的低功耗C/R-F型八位OTP单片机.pdf60. HT48 MCU读写HT24系列EEPROM的应用.pdf61. 基于HT45R37的低功耗C/R-F型八位OTP单片机.pdf62. HT49 MCU中看门狗计时器的设定.pdf63. Holtek指令集说明.pdf64. 基于HT49CVX的遥控接收软件模块设计指南.pdf65. 基于HT46RB50在USB充电器中的设计应用.pdf66. 51单片机C语言编程手册.rar67. HT45R38在触摸按键式电子时钟中的应用.pdf68. 自学单片机(提高篇).rar69. HT45R34在12KEY触摸按键中的应用(使用C语言).pdf70. LPC2000系列单片机学习指导书(英文).rar71. HT6221发码的接收原理及应用.pdf72. 自学单片机(入门篇)(入门篇).rar73. HT49 MCU的可编程分频器(PFD)使用指南.pdf74. Keil C51入门教程.rar75. HT47R20A-1时基(Time Base)使用介绍.pdf76. HT45R35VC/R-F型八位OTP单片机.pdf77. HT49R30A-1, HT49R50A-1,HT49R70.pdf78. HT46R47,HT46R22,HT46R23,HT46R2.pdf79. MSP430F449在超低功耗高精度雷达液位仪中的应用.pdf80. HT48 & HT46 MCU UART的软件实现方法.pdf81. 可编程系统级芯片提供了最大设计的灵活性.pdf82. 给初学单片机的经典必备实验.rar83. HT MCU 大型表格的读取.pdf84. LSI逻辑公司的低成本语音处理器.pdf85. MSP430系列C编译器编程指南.pdf86. 新型实用性低成本电子计价秤系统设计.pdf87. 单芯片手机的优点与挑战.pdf88. 用C18编译器进行Microwire串行EEPROM与PIC.pdf89. 高可靠性8位/16位All flash MCU结构、特点及应.rar90. EVALSPEAR600评估板材料清单.rar91. NEC 32位MCU V850系列产品介绍.pdf92. MSP430单片机实现微波成像系统的扫描控制与数据采集.pdf93. HT48 HT46 MCU与HT93LC46 EEPROM.pdf94. NEC MCU在马达方面的应用.pdf95.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rar96. 单片机复位电路和振荡电路应用.pdf97. NEC 78K系列单片机安全性概览.pdf98. NEC78K0/KF1用户手册 8位单片微控制器.pdf99. PROTEUS VSM在单片机系统仿真中的应用.pdf100. 8位MCU升级至32位MCU的设计方案.pdf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超声波电机(Ultrasonic Motor简称USM)是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微电机。本文针对超声波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我国研究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并有产业化前景的行波超声波电机(Traveling-wave Ultrasonic Motor简称TUSM)的伺服控制技术为研究对象,以直径60mm的行波超声波电机TUSM60为研究实例,在特性测试、动稳态性能分析,辨识模型建立、控制策略与控制算法的选择与实现等方面展开研究。本论具体的研究内容为: 在分析超声波电机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超声波电机特别是行波超声波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论述了行波超声波电机及其驱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介绍行波超声波电机的基本结构,并从该电机的主要理论基础--压电原理、行波合成、接触模型出发,分析了行波超声波电机定子质点的运动方程.并结合定转子摩擦接触特点,分析了行波超声波电机的运行机理。 根据对行波超声波电机测试和高精度控制的要求,研制出基于双DSP和FPGA的超声波电机高性能测试控制平台。其中控制核心采用了双DSP结构,可以在对行波超声波电机进行控制的同时,将必要的参数读取出来进行分析和研究。为行波超声波电机瞬态特性分析以及控制策略、控制算法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对电机的瞬态、稳态特性进行的测试,可以分析驱动频率、电压以及相位差等调节量对电机输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行波超声波电机的调节方式、控制算法选择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结论。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总结和归纳,利用系统辨识中的非参数方法,建立在特定频率条件下的近似线性模型。在行波超声波电机工作范围内,辨识若干组不同频率条件下的近似线性模型,将这些模型的参数进行二维或三维拟合,可以得到一个关于行波超声波电机传递函数的模型。辨识模型的建立为合理的选择和优化控制参数,控制效果的验证等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手段。 在对行波超声波电机的速度控制、位置控制展开的研究中.首先利用遗传算法对常规PI恒转速控制的控制参数整定及修正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神经元的在线自学习能力,研究和设计单神经元PID-PI转速控制器,提高控制系统对电机非线性和时变性的适应能力;为了消除在伺服控制中,单一调节量(驱动频率)情况下,低转速的跳跃问题,研究和讨论了多调节量分段控制方法,并利用模糊控制对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在位置控制中,利用转速控制研究的结果,研究和设计了位置--速度双环(串级)控制器,实现了电机高精度位置伺服控制。 通过对已有控制系统的改进和简化,设计和研制了具有实用化价值行波超声波电机控制器: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针对核磁成像设备而设计的行波超声波电机随动控制系统中,同时尝试了将该控制器用于高精度X-Y两维定位平台。
上传时间: 2013-07-13
上传用户:mpquest
msp430单片机应用于CCD成像测量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7-08
上传用户:epson850